副系列名:師友致葉榮鐘信

案卷名:池田敏雄

件名:池田敏雄致葉榮鐘信1972年01月09日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典藏號:NTHU-LIB-001-070400170001
資料類型:
資料類型:信函;媒體類型:紙本
描述層次:件層級
著作者:
池田敏雄 寄
主題與關鍵字:
關鍵字:池田敏雄
關鍵字:葉榮鐘
關鍵字:《臺灣民族運動史》
關鍵字:《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
關鍵字:《半路出家集》
關鍵字:《小屋大車集》
關鍵字:殖民地
關鍵字:臺灣人
關鍵字:治警事件
關鍵字:《臺灣民報》
關鍵字:伊沢多喜男
關鍵字:《林獻堂日記》
關鍵字:《原敬日記》
關鍵字:林獻堂
關鍵字:文協
關鍵字:西村高兄
關鍵字:鈴木秀夫
關鍵字:總督府:タパニイ事件
關鍵字:噍吧哖事件
關鍵字:關山事件
關鍵字:大關山事件
關鍵字:朝鮮
關鍵字:吳新榮
關鍵字:張深切
關鍵字:蕭友山
關鍵字:《台灣解放軍の回顧》
關鍵字:金關丈夫
關鍵字:楊雲萍
關鍵字:洪遙孚
關鍵字:洪月樵
關鍵字:鄭鴻獻
關鍵字:周東山
關鍵字:賴和
關鍵字:賴通堯
關鍵字:楊松茂
關鍵字:臺灣民俗
關鍵字:臺灣關係
描述:
範圍與摘要:池田敏雄致函葉榮鐘,信中首先提及08日收到葉氏寄出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藉此感謝。信中討論的事項主旨如下:1.閱讀《半路出家集》與《小屋大車集》,對終戰前的紀錄深覺感動,特別是受殖民地統治的社會青年的遭遇,自己在終戰之際亦有「半路出家」之身;《臺灣民族運動史》是從臺灣人的立場觀看殖民情形,可從以往支配者的立場中看到另一層真相,例如:治警事件的詳細經過、《臺灣民報》的發行經過、日刊化的真相、伊沢多喜男為何釋出善意?這些都可由書中得到更明白的解釋;此外,關於書中引用《林獻堂日記》的資料,此為貴重資料,希望可以刊行於世;並抄錄《原敬日記》關於林獻堂授爵運動的資料。2.提及參加文協關係人士的歡迎會,在座亦有殖民地時期的舊官僚:西村高兄、鈴木秀夫,本對西村氏有好感,認為其為開明之士,然而宴席中的表現卻非如此,其表現出難以忘懷總督府的光榮,並對殖民地事件:タパニイ事件(噍吧哖事件)、最後的蕃害:關山事件(大關山事件)多所迴避。之所以會提及這些事情,池田敏雄提出了日本在近代史的問題:日本對朝鮮近代史的研究十分盛行,相對來說對臺灣的研究則並不多,若能將這本著作翻成日文刊行,將可對年輕世代的研究提供幫助。然而,池田敏雄卻又認為目前局勢的複雜性可能無法使這部書籍出版,同樣的,《林獻堂日記》的翻譯似乎在這種情勢下也成為不可能之事。3.從去年開始,以「民俗台灣」為中心,接受委託以殖民地支配下島民傳統文化的研究為題做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得到《半路出家集》、《臺灣民族運動史》、吳新榮的遺稿集、《臺灣民報》(1923~1932)、張深切的著作等書籍資料的幫助,也包含一些沒有想到的資料,例如筆名為蕭友山的《台灣解放軍の回顧》;此外,和金關丈夫拜訪訪談楊雲萍和林獻堂先生的談話筆記仍保留,之後到鹿港時,又獨自拜訪洪遙孚(洪月樵之子)、鄭鴻獻的書齋、也和周東山會面,並於彰化面見賴和、賴通堯、楊松茂。最後寫到從事臺灣民俗研究之事,以外來者的好奇心從事臺灣民俗的紀錄,也許可以觀察到不被當地人注意之事,同時也提及希望退休後能從事臺灣關係的工作。
版本:手稿
來源:葉榮鐘家屬捐贈
保存狀況:良
日期:
1972/01/09
格式:
實體描述—數量:1 筆
範圍:
1972/01/09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使用限制:限制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