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

案卷名:第十章:臺灣人的喉舌-臺灣民報

件名:第五節:組織《臺灣新民報》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典藏號:NTHU-LIB-001-010100100005
資料類型:
資料類型:文稿;媒體類型:紙本
描述層次:件層級
著作者:
葉榮鐘 著
主題與關鍵字:
第一段關鍵字:《臺灣新民報》
第一段關鍵字:蔡培火
第一段關鍵字:羅萬俥
第一段關鍵字:林獻堂
第一段關鍵字:大東信託公司
第二段關鍵字:政友會
第二段關鍵字:川村竹治
第二段關鍵字:石塚英藏
第二段關鍵字:蔡培火
第二段關鍵字:林呈祿
第二段關鍵字:伊澤多喜男
第二段關鍵字:太田弘政
第二段關鍵字:平山泰
第二段關鍵字:林獻堂
第二段關鍵字:羅萬俥
描述:
第一段範圍與摘要:《臺灣民報》移入臺灣後進一步改為日刊,成為臺人要求的最大目標。民國17年(西元1928年)羅萬俥自美歸臺,發行日刊的問題臻於具體化,而日刊與週刊的規模迥然不同,對外工作尤其艱鉅。第一總督府是否准許臺灣擁有言論機關是個問題;第二在臺日系同業可能會因為妒忌而發生極大阻力。資本金方面的籌募由蔡培火負責,並於民國18(西元1929年)年1月13日於臺中市大東信託公司成立「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林獻堂被推為首任董事長、羅萬俥任常務董事。民國19年(西元1930年)3月2日《臺灣民報》合併於《臺灣新民報》,自同月29日起改稱《臺灣新民報》,仍發行週刊。
第二段範圍與摘要:《新民報》成立後,發行日刊的體勢可說已經完成,故積極向總督府交涉。當時田中義一內閣當政,臺灣總督是政友會的川村竹治,政友會一向歧視臺灣人,尤對林獻堂不懷好意,對於發行日刊的態度也極為冷淡。林獻堂與羅萬俥遂於民國18年(西元1929年)2月28日偕往東京向日本中央政界活動,尤其致力於對臺灣民眾黨暨政友會決策人士安達謙藏、水野鍊太郎等人向川村疏通,但成效不彰。民國18年(西元1929年)7月末石塚英藏繼任總督,同年9月林獻堂偕同蔡培火等四人同訪石井總務局長請其准許發行日刊,翌年11月初再度北上專候會見,但石塚均推辭避不見面。同月9日事先發函陳明請求會見目的與時間後三度北上,石塚總督卻仍不出面。林獻堂在日記中提及此事,認為石塚無膽識而不敢做明白答覆之迴避行為,委實令人不滿。同年9月蔡培火為《新民報》發刊事至東京奔走,11月16日羅萬俥親自赴日運動。民國19年(西元1930)元月林獻堂再次訪求見石塚,石塚卻與石井警務局長相互推拖,遲至9月才提出日刊發行之條件有三:(一)日臺出資各半;(二)董監事日臺各半;(三)記者日臺各半。此次談判結果,因《新民報》同仁不同意官方所開條件而作罷。民國20年(西元1931年)1月16石塚因霧社事件遭免職,屬伊澤多喜男系的太田政弘繼任,並希冀在臺製造民眾黨與政友會對抗,《新民報》發行日刊問題至此已露曙光。是年秋天平山泰表示不要求《新民報》成為御用報紙,但當局願予以相當援助以期打倒三臺日刊。同年10月10日平山再提出三大條件:(一)不得違反臺灣統治方針;(二)成為強有力新聞而不致中途失敗;(三)幹部意見要統一而言論不致南轅北轍。民國20年(西元1931年)12月11日若槻內閣總辭,犬養毅之政友會內閣繼任,使日刊批准有急轉直下之勢。民國21年(西元1932年)1月8日因朝鮮人投擲炸彈而發生櫻田門事件,犬養毅內閣總辭,同時《臺灣新民報》發行日刊之批准書即由小林保安課長面交羅萬俥,而這些許可《新民報》發行日刊的官員卻旋即被令休職,可見日系政黨鬥爭之激烈。《新民報》發行日刊批准後,日系三報除妒忌外更造謠說《新民報》是以賄賂當局為手段才得以發行。民國21年(西元1932年)1月13日林獻堂等人訪問平山泰及木下總務長官,謝其斡旋之功,並尋查《新民報》批准背後程序。從平山所言可知,伊澤派有意利用林獻堂等人對抗日人牢不可破的政友會勢力,而《新民報》之所以獲准發行日刊,可能與此黨派間的鬥爭有關。
版本:手稿
來源:葉榮鐘家屬捐贈
保存狀況:良
日期:
1970/03/11
格式:
實體描述—數量:1 筆
範圍:
1970/03/11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使用限制:開放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