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因素限制成棒發展 球迷提出許多構想 謝國城稱可行性少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0010367.xml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本報記者楊武勳專訪
主題與關鍵字:
體育新聞
描述:
近幾年來因少棒運動的興盛,掀開了棒球熱潮,也帶來我國棒球運動的光明前途,從少棒、青少棒以至青棒,已形成很鞏固的基礎,成人棒球因此深受影響,也逐漸興起,但我國成棒運動也能像少棒、青少棒、青棒一樣地躋身世界一流水準嗎?許多棒球專家及熱愛棒球的球迷,向全國棒球協會理事長謝國城提供許多建議。謝國城認為這些建議都很好,但因許多條件的限制,可行性不大。一群球迷提出的構想是:(1)將現有的成棒隊伍組成甲組成棒聯盟,分成南區及北區聯盟,北區包括合庫、陸軍、輔大、北體及文化學院五隊。南區為嘉電、可口、空軍、高電及中油五隊,定期舉行對抗賽。(2)制訂球隊登記辦法,限制球員轉隊,並舉辦乙組聯賽,讓乙組球員有升級的機會。(3)甲組聯賽分春、秋兩季在各地舉行,每隊在春秋季各比賽卅場,春季賽自三月到六月,秋季賽自九月到十二月,規定一年內,同一區域聯盟內的任何兩隊間須比賽十場,而不同區域聯盟的任何兩隊間須比賽四場,那麼一年之間,每隊有六十場比賽,聯賽之後再舉行錦標賽。(4)門票收入的一部份做聯盟總部經費,一部份給比賽的球隊作訓練經費。謝國城認為,這些建議是仿效職業球隊作法,如能做到,當然對我國成棒的發展幫助很大,不過因許多客觀的因素,這些建議恐怕行不通。他說,上述的十支甲組球隊中有三隊是大專隊,他們除了要打球,也要兼噸課業,我國的教育制度無法對他們特別通融,而學校教授也不會特別優待他們,那麼要他們一年之中有六個月都在打球,即使是其他工商球隊或軍中球隊,也不可能做到。日本的業餘棒球隊也沒有那麼多比賽。如果分別舉辦類似大專三強對抗賽,或工商、軍中球隊對抗賽,可行性較大,把大專的球隊從三強擴大到五強或六強,讓青棒升上來的球員,更普遍分到各私立大學(不只有體育科系的學校),有五、六支大專強隊再組織大專聯盟,定期對抗賽,而工商界與軍中的球隊還要增加,再作另一聯盟,舉辦聯賽,讓大專與工商、軍中齊頭並進,共同為提高棒球水準而努力謝國城認為,理想的建議,需各方面密切的合作才能實行,否則「紙上談兵」,於事無補。
出版者:
聯合報
日期:
1977-09-22
格式:
XML檔
來源:
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10367
語言:
中文
關聯: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 http://ndap.dils.tku.edu.tw/
範圍:
Taiwan, ROC
管理權:
聯合報系

授權聯絡窗口

淡江大學 - 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
林信成
(02)2621-5656 # 3106
sclin@mail.tk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成棒選出培訓隊伍
甲組成棒秋季聯賽明起揮棒:八隊參賽 ...
中華青棒重振往日聲威 連勝美加贏得世...
太子龍少棒賽 明起分區初賽
小國手勝利家書
嘉新體育獎學金 一百零五人獲得:少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