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皇帝夏朝冠舍林

清 金纍絲嵌東珠鏤空雲龍舍林

清 皇帝夏朝冠舍林清 金纍絲嵌東珠鏤空雲龍舍林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故雜001780N000000000
資料類型:
其他
描述:
細長橢圓形底座,座上飾金纍絲行龍二,第二層飾金纍絲花葉紋,最上層飾回首大行龍一,並嵌飾七顆東珠。根據清朝的輿服制度,皇帝與皇太子夏朝冠的背面帽沿中央綴飾「舍林」,前者嵌飾東珠七顆,後者嵌飾六顆。民國初期這件帽飾收貯於皇帝的寢宮—養心殿內的保險箱中,在帳冊中原名「刀把頭」,後依據《皇朝禮器圖式》更名。依據《皇朝禮器圖式》的記載,皇子、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固倫額駙、和碩額駙等人的夏朝冠正面帽沿中央綴飾「舍林」,背面帽沿中央綴飾「金花」,皇子夏朝冠的舍林嵌飾五顆東珠,其餘依秩遞減,固倫額駙與貝子者皆嵌飾兩顆東珠,和碩額駙、輔國公則與鎮國公之舍林一樣僅嵌飾一顆東珠。若參閱《皇朝禮器圖式》中所附線圖中皇子以下人等所綴飾的「舍林」樣式,與皇帝、皇太子之「舍林」不同,倒與其正面綴飾的「金佛」形似,也有一坐佛。經查閱滿文辭典,知「舍林」是滿文的漢字音譯,原意是為了保護前額而在盔帽等上橫釘的鐵件飾,也指保護馬匹等前額用的護額。後來可能因為皇子等人夏朝冠正面綴飾的「舍林」有一金佛,遂將「舍林」也釋作帽前釘飾的金佛。然而由於皇帝與皇太子地位尊崇,遂將其夏朝冠正面帽沿的綴飾名為「金佛」,背面綴飾的帽飾仍用滿人舊有名稱—「舍林」,以示區別。
日期:
1644 A.D.-1911 A.D.
格式:
全高4.5公分 縱長3.0公分 橫長5.0公分
關聯: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
《清代服飾展覽圖錄》
管理權:
國立故宮博物院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授權、出版授權、影音資料授權-申請流程說明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306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宋 澄泥列錢硯
宋 澄泥列錢硯
明 隆慶螭紋韘形綠墨
明 隆慶螭紋韘形綠墨
清 乾隆 七香圖硃墨
清 乾隆 七香圖硃墨
宋 張栻寫經澄泥硯
宋 張栻寫經澄泥硯
清 安息鳥卵
清 安息鳥卵
唐 澄泥六螭石渠硯
唐 澄泥六螭石渠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