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天祐二年 寶篋印塔

唐 天祐二年 寶篋印塔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購銅000140N000000000
資料類型:
銅器、金屬器
描述:
此塔由可重組的四部份相互疊置而成︰塔基、塔身、覆缽和塔剎,以銅片敲擊成型,外鍍金幾已盡退。塔基為須彌座,下三層,上二層,側刻直線,仿磚砌效果,中間最高層每面開三雲形窗,基座內層頂部浮雕蓮花,中央一圓孔,直徑三公分。基座正面三邊刀刻銘記。塔身四面各開一圓拱形龕,龕上左右各立二人,龕側柱上各一立鳥,尖啄羽冠,翼豐微揚,塔身四面接合而成。四龕分別為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飼鷹救鴿-菩薩右腿側伸,左腿盤坐,右上一人持劍,右前一人似持秤;月光王捐捨寶首-菩薩頭上一樹,是繫髮所在,二人持劍分別立於菩薩頭上和頭前,一人在前下方伸手捧接;慈力王割耳燃燈-菩薩半跏而坐,一手置一人頭上,外圍眾人環繞,座前三羊低首;薩埵太子捨身飼虎-菩薩右手似持如意狀物,側身彎兩膝似飛身而下,座下二虎。人物間均以鏤空處理。塔頂每面二山花蕉葉形,每片分二層或三層,一部份可辨識為佛誕生、浴佛、擲象、剃髮,可能是佛傳故事。塔頂浮雕蓮花,略突起成丘,代表覆?,中一圓孔,塔剎固定其間。塔剎以相輪、寶珠組成,由剎柱貫穿。塔銘文雖記塔為舍利塔,但塔型和五代十國中的吳越國錢弘俶塔非常類似,日本僧侶道喜應和元年(961)遊唐時曾見過唐銅塔,塔中藏「寶篋印經」,浙江金華萬佛塔、溫州白象塔、蘇州瑞光寺塔和虎丘雲岩寺等地都出土造型幾乎相同的金塗塔,但是根據題記,時間最早為顯德二年(955),本塔時問早了近五十年,同時較史載錢弘俶造八萬四千塔的時間早。再者出土金塗塔塔基四面為小坐佛,塔頂蓮花形覆缽突出,塔剎無寶珠為相輪,從圖片看,塔較厚重,應為鑄造而成,以上四點均和本塔不同。本塔無疑是很特殊的例子。銘文︰天祐二年三月五日敬造╱舍利塔一座為父母╱一切眾生咸同斯福。
日期:
905 A.D.-
格式:
高18.5公分
關聯:
《歷代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
管理權:
國立故宮博物院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授權、出版授權、影音資料授權-申請流程說明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306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品名:陪鼎
品名:陪鼎
品名:錯金銀嵌綠松石帶鉤
品名:錯金銀嵌綠松石帶鉤
品名:錯金銀嵌綠松石帶鉤
品名:錯金銀嵌綠松石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嵌松綠石帶鉤
品名:嵌松綠石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
品名:錯銀捲雲紋螭龍帶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