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柯明謀質詢:一、新臺幣是在民國三十八年委託臺銀發行,當時限額為二億元,並以黃金與白銀為準備金,因政府積極從事工商發展,貨幣發行量不斷增加,但因增加範圍太大,無法配合經濟成長需求,如果貨幣供應量增加,而經濟成長跟不上,國際收支順差也跟不上,就無法幣避免通貨膨漲,(1)貨幣發行量增加這麼多,為了維持經濟發展,今後有何因應措施?(2)貨幣與國際金融變動以後,今後是否仍能維持順差?或發生逆差?(3)最進物價波動很大,近十年來我國物價稍為穩定,但春節前卻大幅波動,今後對物價有否妥善措施?以上三點請以書面答覆;二、為挽救農村經濟危機,應該降低田賦征收率,財政主管當局有無計畫?三、請財政主管解釋;就是原來的收據,我們並不另開收據,只是在背面蓋了章,他認為是銀錢往來行為,要貼印花;不是三聯或四聯問題,招標人並未開收據,原辦法過去行了幾十年,突然改變,到底怎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