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題名:胭脂樹

染料名稱:胭脂樹種子

學名:BixaorellanaL.

別名:紅木

主要題名:胭脂樹染料名稱:胭脂樹種子學名:BixaorellanaL.別名:紅木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261-0001
主題與關鍵字:
屬名:胭脂樹科胭脂樹屬
描述:
生長季節:春、夏、秋、冬
用途:庭園樹、種皮提煉成食用色素及染料和化妝品原料
染料使用部位:種子
植物生態:胭脂樹為半落葉性之小喬木,株高約3公尺,枝條平滑,頂部分枝多,樹皮為赤褐色。葉互生,先端尖銳,基部心形,具長柄,葉形大,全緣,兩面光滑。圓錐花序頂生,花淡紅色,萼片與花瓣各5枚,花瓣為長橢圓形,背面有紅色斑點。蒴果為卵球形,外被軟刺毛,初為大紅色,熟時轉呈紅褐色,內有種子多粒,種子紅色,可提煉橙紅色素。
相關歷史記載:胭脂樹又稱胭脂木,原漂於熱帶美洲,也繁生於東印度各地,其種子提煉的色素自古即為著名的染料及食用色小。民國三十六年,孟心如先生所著的《植物色素》一書中,曾列一種叫「奧列安」的染色植物,經學名比對,即為目前我們所稱胭脂樹,書中記有「製法,可取奧列安與丙酮相處理,使雜質溶除,繼用氯仿將紅木色精抽出。奧列安能直接染棉毛及絲,呈美麗之橙紅色。具優良之耐酸、皂、縮絨及氯性,但不耐光。現時尚有應用於棉及絲之染色術。且又多取以染食品,如奶油、人造奶油、乾酪等等。用明礬或錫鹽加入鹼性奧列安溶液,則生黃色及橙紅色之奧列安色膠。」民國七十八年版的《台中縣志》在「生物篇.經濟作物」中也載有「臙脂樹,附著於種子上之果肉,用作紅褐色染料。」
註腳:就人類色彩原料的使用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將色料略分為顏料與染料兩大類,顏料多數為表面被覆性的材料,如膠彩顏料、油畫顏料、化妝原料等是,而染料則多數為滲透性的染著材料,如直接性染料、酸性染料等是。顏料與染料因特性、用途、目的性的不同,自然形成使用方法的差異。不過,在傳統的色彩使用經驗中,顏料與染料也並非涇渭分明、互不關聯的,事實上,許多材料也同時被應用於顏料和染料上,像胭脂樹就是其中用途較多的一種,它不但是色彩鮮豔的染料,同時也被製作成化妝品胭脂,並且還被提煉成食用色素,用途非常廣泛。胭脂樹的染色方法如下:1.採集成熟的蒴果,將蒴果中的種子剝取下來,加入適量清水,並加入水量千分之一的碳酸鉀,於不鏽鋼鍋中煎煮萃取色素,萃取時間為水沸後半小時,共萃取三回。2.各回萃取後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調和在一起作染浴,並調入適量的冰醋酸作中性浴。3.被染物先浸透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升溫染色,升溫的速度不宜過快,煮染的時間約為染液煮沸後半小時。4.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5.經媒染後的被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時。6.煮染之後,被染物取出水洗、晾乾而成。7.注意事項:胭脂樹的色素對於酸鹼度的變化會產生敏感的反應,在不同的酸鹼度染液中,色素會呈現不同的變化,但是,有些受酸鹼度影響產生的顏色並無法定著,當染後我們以中性的清水漂洗之後,這種暫時性的發色現象就會消褪,留下來的顏色才是該染料所能染著的顏色。8.胭脂樹的染色在絲布與棉布上會有很大的差異,絲布的呈色效果良好,而棉布則相對的遜色許多。從絲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鐵、石灰等媒染皆呈鮮麗之黃橙色,而銅媒染則呈帶黃褐味的金茶色,從棉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石灰媒染皆呈粉橙色,銅媒染呈肌膚色,鐵媒染呈淺黃褐色。
範圍:
本地分佈:台灣各地零星栽培,以中南部較適合栽植 南投縣,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市,屏東縣
世界分佈:原產於熱帶美洲,現印度、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皆多
管理權: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