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題名:龍眼

染料名稱:龍眼枝葉

學名:Euphorialongana(Lour.)Steudel

別名:龍目、桂圓、圓眼、益智

主要題名:龍眼染料名稱:龍眼枝葉學名:Euphorialongana(Lour.)Steudel別名:龍目、桂圓、圓眼、益智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083-0001
主題與關鍵字:
屬名:無患子科龍眼屬
描述:
生長季節:春、夏、秋、冬
用途:水果、庭園樹、藥用
染料使用部位:枝葉、幹材
植物生態:龍眼為常綠性喬木,樹高可達十多公尺,分枝多而使樹冠亞球形或圓錐形,樹皮茶褐色或灰褐色,粗幹有明顯之縱向裂紋。幼枝被鏽色短毛,葉為偶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2-5對,革質,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長約6-15公分,表面為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顏色較淺,為粉綠色。於四月開花,花為頂生或腋生之圓錐花序,花小,黃白色,具香氣,為重要之密源。果實於七月下旬起陸續成熟,核果呈球形,果皮為黃褐色,假種皮色白如脂,肉質柔軟多汁,味極甜美,內有種子一粒,球形,黑褐色,具光澤。
相關歷史記載:龍眼性喜溫熱,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台灣是很理想的生長環境,所以中部和南部的低海拔山區,到處可見其蹤跡。龍眼的栽植很早,先民主要以採食桂圓為主,也有將堅硬的老幹或枯枝燒作木炭之用。早期文獻所記不外乎植物形態及桂圓的作用,從不曾見過有將它用於染色者。晉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云:「龍眼樹如荔枝,但枝葉稍小,殼青黃色,形圓如彈丸,核如木梡子而不堅,肉白而帶漿,其甘如蜜,一朵五、六十顆作穗如莆萄然。荔枝過即龍眼熟,故謂之荔枝奴,言常隨其後也。」北魏的《齊民要術》記有「廣雅曰:益智龍眼也。廣志曰:龍眼樹葉似荔枝蔓延,緣木生子如酸棗,色黑純甜無酸,七月熟」。清道光十六年修的《彰化縣志》記載「龍眼實有大小二種,殼赤肉白核黑,一名福員,以後荔枝而熟,謂之荔奴,有肉厚而核小者尤佳。」另清同治十年修的《淡水廳志》也有記載「龍眼有數種,大者謂之福員,小者味薄,六七月熟。」《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2》在龍眼葉的成分中記有「槲皮素,槲皮?」,我們據以判斷這植物很可能可以染色,所以就動手嘗試,結果不出所料,順利地發現其黃褐色系的呈色。
註腳:我們的袓厝在彰化縣社頭鄉的八卦丘陵下,整個八卦山丘陵,處處是龍眼林,每年到了七、八月間的採收季節,到處可見農人們架著梯子,揹著簍籃,攀援在枝末樹梢的採摘景象。年輕時,作者也曾經歷幾年爬樹採果的經驗,所以對龍眼保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龍眼葉與龍眼果皆密生於枝末,當龍眼採摘下來,小枝上還帶有不少綠葉,綠葉清除之後,堆滿果園樹下。近幾年,當我們著手研究植物染色之後,自然會想起龍眼枝葉是否具有染色效用的問題。經試染之後,發現染色效果不錯,值得在中南部地區推廣。其染色胡法如下:1.將收集的生鮮枝葉以菜刀切成細段,加入適量清水,於不鏽鋼鍋中煎煮萃取色素,萃取時間為水沸後半小時。共萃取兩回。2.將各回萃取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調和在一起作染浴。3.被染物先浸透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升溫染色,煮染的時間約為染液煮沸後半小時。4.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5.經媒染後的被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時。6.煮染之後,將被染物取出水洗、晾乾而成。7.注意事項:A.修剪龍眼樹所鋸下的枝幹亦可用於染色。B.使用幹材染色時,必先將它削成薄片或以碎木機打成碎片後再進行抽色。C.欲使色調濃暗,可以將染材用量提高。8.龍眼染色皆呈黃褐色,無媒染與鋁、錫、石灰媒染皆呈淺黃褐色,銅媒染可得深黃褐色,鐵媒染則呈帶灰調的灰黃褐色。
範圍:
本地分佈:台灣中、南部及東磚低海拔之山坡地與平地為主,台南、南投、高雄、台中、彰化、嘉義、屏東等縣產量較多。 南投縣,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市,屏東縣
世界分佈:原產於中國福建、廣東,長江以南各省都有栽培,鋌產於亞洲熱帶及亞熱帶。
管理權: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