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題名:樟樹

染料名稱:樟樹技葉

學名:Cinnamomumcamphora(Linn.)Sieb.

別名:香樟、芳樟、本樟、番樟、樟仔、栳樟、香蕊

主要題名:樟樹染料名稱:樟樹技葉學名:Cinnamomumcamphora(Linn.)Sieb.別名:香樟、芳樟、本樟、番樟、樟仔、栳樟、香蕊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142-0001
主題與關鍵字:
屬名:樟樹樟屬
描述:
生長季節:春、夏、秋、冬
用途:提煉樟腦、建材、雕刻、櫥櫃、園景樹、行道樹
染料使用部位:枝葉、幹材
植物生態:樟樹為常綠性大喬木,樹高可達三、四十公尺,性喜京質土及陽光充足之地。它全株都具有濃郁的香氣,樹皮灰褐色,有縱向深裂縫。葉互生,革質,表面平滑光亮,卵形或橢圓形,先端,葉緣略呈波狀,葉脈三出。花腋生,圓錐花序,花朵小而數量多,淺黃綠色。漿果為球形,徑約0.6公分,初為綠色,熟時為紫黑色。春天開花,秋冬果熟。木材為優良之雕刻材料,同時也可以用來提煉樟腦或樟油。
相關歷史記載:去年(公元2201年)宜蘭縣政府舉辦綠色博覽會時,選出十種台灣代表植物,結果樟樹名列第一,稱得上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國樹。台灣的樟樹不但族群眾多,而且用途也相當廣泛。明代《本草綱目》對樟的釋名為「其木理多文章,故謂之樟。」在對樟樹的說明中有「西南處處山谷有之,高文餘,小葉似楠而尖長,背有黃赤茸毛,四時不凋,夏開細花,結小子,木大者數抱,肌理細而錯縱有文,宜於雕刻,氣甚芬烈。……」清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中載有「樟樹,春易葉,初秋復發,葉子見霜黑,可作香,韶州鋸之升腦,江右名豫章而不取腦,基土別乎,豫章老則出火自焚,種不宜近家室。」清康熙五十六年刊本的《諸羅縣志》記載「樟大者數抱,四時不凋,枝葉扶疏,垂陰數畝,漳舊志:樹老則內腐而虛,其色赤,其材細,其味辛烈,作器雕鏤必用之,熬其汁為樟腦,可入藥。」《台灣通史》曰:「樟台產甚多,有兩種:香樟以熬腦,臭樟以作船材器具。」由劉業經、歐辰雄、呂福原合著的《台灣樹木誌》則分「本樟」、「芳樟」、「油樟」、「陰陽樟」四品種,「用途:除供為提煉樟腦及樟油外,亦供建築、家具、船艦、及農具、雕刻、裝飾、印章、樂器等用:葉可餵樟蠶,樹為園林用樹:根或木材味辛、性溫、氣香,有莦祛風濕、行氣血、利關節、溫中健之效。」
註腳:住在鹿港的木雕民族藝師施振洋老師也在台南藝術學院授課,前年校慶時,他來我們的染色教室參加植物染的體驗,用樟樹葉的煎液染了一條美麗的絲巾,染完後,他問我樟樹的幹材能否使用?我說:因幹材大貴重了,目前還沒試驗,但估計也具有色素。他說:那好,我們雕刻下來的碎片很多,以往都當柴火燒,現在只能當垃報丟棄,實在很可惜,過幾天我送幾包給你試試。沒多久,我們收到他送來的碎片,經過試染,得到了和枝葉相同的色調,這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以往婁經緯老師說的一句話:「只有對它無能為力的人,才會認為那是廢物」的道理,我心想: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此後對待任何東西都應該要謙卑一點才好。樟樹的染色方法如下:1.採集生鮮的技葉,並以菜刀將它切成細段,加入量清水,於不鏽鋼鍋中煎煮萃取色素,萃取時間為水沸後半小時,共萃取兩回。若以幹材染色,則應先刨成碎片,才容易將色素萃取出來,而萃取的次數也可以增加為三至四回。2.萃取後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調和在一起作染浴。3.被染物先浸透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升溫染色,升溫的速度不宜過快,煮染的時間約為染液煮沸後半小時。4.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5.經媒染後的被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時。6.煮染之後,被染物不要存放在染鍋中待冷,直接取出水洗、晾乾而成。7.注意事項:A.以樟樹葉染色,要注意採集的季節,在春季枝葉尚嫩時,其色素含量較少,並不適合採集使用,夏季以後,色素含量會不斷增加,故採集以秋冬季節為佳。B.染液萃取後,若液面浮現一層雜質,則可以先用抹布拭去再行染色,以免影響染色品質。8.樟樹染色在絲布與棉布的呈色上會有一些差別,整體來說,絲布的明度和彩度都高於棉布,棉布的色調都偏向灰濁。就絲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媒染皆呈檜木色,石灰媒染顏色稍深些,為帶赤味的茶色,銅媒染的顏色頗濃,呈紅褐色,鐵媒染呈略帶灰味的土黃色。就棉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石灰媒染皆呈中明度的茶褐色,其中石灰媒染的紅味稍強些,而銅媒染亦呈紅褐,鐵媒染則呈灰味較多的灰褐色。
範圍:
本地分佈:台灣全境平地至1800公尺山區普遍分布 台北縣市,宜蘭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市,屏東縣
世界分佈:中國南部、日本、珫球、印度
管理權: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