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故書000068N000000000
資料類型:
書法
著作者:
蘇軾
日期:
TIME STAMP:26-6月 -09
格式:
本幅 23.9x258公分&隔水一 11.8公分&引首 81.4公分&隔水二 11公分&隔水三 11公分&拖尾 24.3x73.7公分
語言:
漢文
關聯: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899 &故宮書畫錄(卷一),第一冊,頁48-50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其文學地位崇高,書法史中位於重要的宋四大家之列,繪畫史上則開創文人畫之先河,為北宋最重要的文人之一。 蘇軾ㄧ生宦途起浮,神宗元豐二年(1079)秋冬因「烏台詩案」文字獄被貶黃州,為其人生與創作的重要轉捩點,而〈前後赤壁賦〉正是此時期的代表作。 此件蘇軾親筆之〈前赤壁賦〉,集文學與藝術創作於一,至為難得。賦中描繪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的看法。&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經仁、英、神、哲、徽宗五朝,曾官開封府推官、杭州通判、湖北黃州團練副史,元祐間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為禮部尚書,調外任,後又貶至儋州(海南島),徽宗立,官提舉玉局觀,六十六歲卒於江蘇常州途中。 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作〈赤壁賦〉,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寫了一篇〈後赤壁賦〉,兩文後世傳誦不絕,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傑作。本卷為友人傅堯俞(1024--1091)書前赤壁賦,自識:「去歲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豐六年書,時四十八歲。 蘇軾書法初學蘭亭,中年學顏真卿、楊凝式,結體穩密,筆勢圓勁有韻,此卷行楷書,結字矮扁而緊密,筆墨豐潤沉厚,是中年時期少見的用意之作。&「赤壁賦」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千古傳誦的名作,有前、後兩篇,都作於元豐五年(1082)。當時蘇軾背負詩文譏諷朝廷的罪名,貶官湖北黃州,擔任團練副使。政治上無情的打擊,固然讓他痛心,卻無法迫他屈服就此擱筆。在與朋友遊歷赤壁之後,懷古感傷,於是提筆成文,抒發自己對人生的體悟。完稿後一年,方為知己傅堯俞(字欽之)書寫這篇前赤壁賦,為避免再次因詩文招惹罪名,他特別叮嚀好友小心收藏,並且提到後赤壁賦必須留待來日再寫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書法學習晉唐規範,能自出新意。這篇前賦寫來渾厚穩健,結體略帶橫勢,已見個人風格。在流傳過程中,書段稍有缺損,起首三十六字乃是明代文徵明、文彭父子後來補書。(王競雄)&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經仁、英、神、哲、徽宗五朝,曾官開封府推官,杭州通判(1071),湖北黃州團練副史(1080--84),元祐間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為禮部尚書,調外任,後又貶至儋州(海南島),徽宗立,官提舉玉局觀,六十六歲卒於江蘇常州途中。 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作〈赤壁賦〉,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寫了一篇〈後赤壁賦〉,兩文後世傳誦不絕,是文學史上的名作。本卷為友人傅堯俞(1024--1091)書前赤壁賦,自識:「去歲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豐六年書,時四十八歲。卷前破損,缺三十六字,文徵明(1470--1559)補書(實為文彭代筆)。有宋賈似道藏印,明清遞藏於文徵明、陸完及項元汴、梁清標。(註) 蘇軾書法初學〈蘭亭〉,中年學顏真卿(709--785)、楊凝式(873--954),結體穩密,筆勢圓勁有韻,此卷行楷書,結字扁闊而緊密,筆墨豐潤沉厚,是中年時期少見的用意之作。(何傳馨) (註)參見林恭祖,〈蘇軾赤壁二賦〉,《故宮文物月刊》第二卷第九期(1984年12月),頁38--49。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頁216--217。
管理權:
國立故宮博物院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授權、出版授權、影音資料授權-申請流程說明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306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陸放翁詩
陸放翁詩
小楷 屈原 遠遊
小楷 屈原 遠遊
隸書對聯(張佛千製聯,董開章書楷)
隸書對聯(張佛千製聯,董開章書楷)
晚晴賦
晚晴賦
草書對聯
草書對聯
草書條屏
草書條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