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

台灣俗名:中國塘鱧、蟳虎、烏咕嚕

中國烏塘鱧( i Bostrychus sinensis /i )台灣俗名:中國塘鱧、蟳虎、烏咕嚕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Lac?p?de, 1801
主題與關鍵字:
鰕虎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VI-I , 10;臀鰭I , 9;胸鰭17~18;縱列鱗100~120;橫列鱗35~38;背鰭前鱗58~65。 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尾柄略長。吻背圓突。眼中大,位於頭的前半部,眼間隔略寬。前鼻孔具細長鼻管,向前垂到上唇。口裂大,向後斜裂延伸達眼後緣的下方。鰓裂較大,向腹側延伸至前鰓蓋後緣下方。 體被細小的圓鱗,頭部亦被鱗。第一背鰭各棘約等高。臀鰭小於第二背鰭,其第1鰭棘約位於第3~4軟條的下方。腹鰭短小,相互分離。尾鰭呈圓形。 體呈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尾鰭基部上方有一大型的黑色眼狀圓斑,其斑點的外緣為乳黃色。第一背鰭有2條灰褐色的縱帶;第二背鰭則具有5~7條灰褐色的縱線。尾鰭亦具有褐色的細紋。
棲所生態:中國烏塘鱧偏好棲息在河口區及紅樹林區的潮溝裡,退潮時,會躲藏在泥灘的孔隙或石縫中。對鹽度變化的耐受力很強。夜行性魚種。肉食性,喜歡攝食蝦、蟹等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等。
台灣分佈:分布於台灣西部河川的河口半鹹淡水域中,尤以台灣西南部的河口區及紅樹林區較為常見。
最大體長:通常以8~14公分較常見,最大可長至約20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Lacep鋄e, B. G. E. 1801 (18 Oct.)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Hist. Nat. Poiss. v. 3: i-lxvi + 1-558, Pls. 1-34. [Publication date: Hureau & Monod 1973, v. 2: 323 [ref. 6590], and see Derijst 1997:221 [ref. 23499] who confirms 1801 and not 1802.]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眼角鴿鯊( em Oxyuricht...
眼角鴿鯊( em Oxyuricht...
大吻鰕虎( i Rhi...
大吻鰕虎( i Rhi...
小鯔鰕虎( i Mug...
小鯔鰕虎( i Mug...
頭孔塘鱧( i Ophiocara ...
頭孔塘鱧( i Ophiocara ...
正叉舌鰕虎( i Gl...
正叉舌鰕虎( i Gl...
寬頰瓢鰭鰕虎( i S...
寬頰瓢鰭鰕虎(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