鯔(Mugil cephalus)

台灣俗名:烏魚、烏仔魚、青頭仔、信魚

鯔( i Mugil cephalus /i )台灣俗名:烏魚、烏仔魚、青頭仔、信魚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Linnaeus, 1758
主題與關鍵字:
鯔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IV-I , 8;臀鰭III , 8;胸鰭16~17;腹鰭I , 5;側線鱗37~41;橫列鱗13~15;背前鱗20~21;鰓耙數:83~160﹝外側﹞和90~171﹝內側﹞。 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方側扁。頭中大,寬而平扁。吻寬而短。眼圓,前側位,脂眼瞼很發達,前眼眶骨細長,無缺刻。口小,亞腹位,平橫;上頜中央具一缺刻,下頜邊緣銳利,中央具一凸起。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及1~4列的唇齒,上唇有1~6的唇齒。背無隆脊。 體被較大櫛鱗,具有多列顆粒狀的櫛刺;頭部被小圓鱗,第二背鰭、臀鰭、胸鰭、腹鰭及尾鰭的基部被有小圓鱗。胸鰭腋鱗長。側線數目為13~15條,是居魚類世界之冠。 體背部為橄欖綠色,體側為銀白色,腹部為白色。體側有6~7條暗褐色帶。各鰭散有黑色的小點,除了腹鰭為暗黃色外,其它各鰭顯得有點幽黑。胸鰭基部的上半部有一個藍斑。眼球的虹膜有金黃色的圓圈圍繞。
棲所生態:鯔的稚魚一般在每年的11~3月出現在本省沿海海域,常溯河進入淡水河川;成魚到產卵期會迴游到外海產卵,每年的冬至前後十天,成熟的烏魚會迴游至新竹以南的台灣西岸海域產卵。稚魚屬於肉食性,主要以橈腳類、端腳類、介形類等為生;成魚則為雜食性偏草食性,以吞食海底淤泥,從中攝食底棲的矽藻,也兼食小型的甲殼動物。
台灣分佈:在全省各地的沿海河口區均可見到,亦會上溯到河口及中游地區
最大體長:一般常見為30~50公分左右,最大體長約可達70公分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Linnaeus, C. 1758 (1 Jan.) Systema Naturae, Ed. X.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Tomus I. Editio decima, reformata.) Holmiae. Systema Nat. ed. 10 v. 1: i-ii + 1-824. [Nantes and Pisces in Tom. 1, pp. 230-338; a few species on later pages. Date fixed by ICZN, Code Article 3.]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臺灣凡鯔( i Valamugil ...
臺灣凡鯔( i Valamugil ...
粗鱗鮻( i Liza...
粗鱗鮻( i Liza...
白鮻( em Liza...
白鮻( em Liza...
科氏鯔( i Mugil kelaa...
科氏鯔( i Mugil kelaa...
粒唇鯔( i Crenimugil ...
粒唇鯔( i Crenimugil ...
白鮻( i Liza ...
白鮻( i Li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