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鰭凡鯔(Valamugil cunnesius)

台灣俗名:豆仔、加剝仔、耳仔

長鰭凡鯔( i Valamugil  cunnesius /i )台灣俗名:豆仔、加剝仔、耳仔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主題與關鍵字:
鯔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IV-I , 8;胸鰭15~16;腹鰭I , 5;臀鰭III , 9;側線鱗31~34;橫列鱗11~12;背鰭前鱗18~19;鰓耙數:55~78﹝外側﹞和55~86﹝內側﹞。 體延長,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短,吻短。眼圓,前側位,脂眼瞼發達,前眼眶骨寬廣,前緣有缺刻,但隨著成長而變為平直。口小,前位。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且具唇齒,上唇具有短而分散的唇齒。背無隆脊。 體被櫛鱗。胸鰭腋鱗很長。側線數目為11~12條。 體背部呈黃褐色或暗灰色,體側為銀白色,腹部為白色。胸鰭為淡黃色,其基部為無色,但在基部的上端有一黑藍色的斑點
棲所生態:長鰭凡鯔常棲息於珊瑚礁區,在冬季,當河川乾旱之際,河口的鹽度提高時,會成群結隊地出現在河口。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屬廣鹽性的魚類。濾食底層的淤泥,以攝取其中的矽藻及有機碎屑。
台灣分佈:分布於本省各河川的河口區及沿岸水域
最大體長:一般常見為10~20公分左右,最大體長約可達25公分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Cuvier, G. and A. Valenciennes 1836 (July)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Tome onzi?me. Livre treizi?me. De la famille des Mugilo?des. Livre quatorzi?me. De la famille des Gobio?des. Hist. Nat. Poiss. v. 11: i-xx + 1-506 + 2 pp., Pls. 307-343. [Valenciennes authored volume. i-xv + 1-373 in Strasbourg edition.]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鯔科( i Crenimugil c...
鯔科( i Crenimugil c...
臺灣凡鯔( em Valamugil...
臺灣凡鯔( em Valamugil...
澎湖鮻( i Liza...
澎湖鮻( i Liza...
前鱗鮻( i Liza...
前鱗鮻( i Liza...
大鱗鮻( i Liza...
大鱗鮻( i Liza...
粗鱗鮻( i Chel...
粗鱗鮻( i 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