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鯛(Acanthopagrus schlegeli)

台灣俗名:黑格

黑鯛( i Acanthopagrus schlegeli /i )台灣俗名:黑格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Bleeker, 1854)
主題與關鍵字:
鯛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XI-XII, 11;臀鰭III, 8;胸鰭15;腹鰭I, 5;側線鱗48~56;側線上鱗6~7。 體呈長橢圓形,頗側扁,背緣略窄,腹面較圓鈍。頭中大,吻前端尖。眼中大,上側位。口中大,稍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可達眼前緣的下方。鰓蓋骨的後緣具一扁鈍的硬棘。 體被有薄櫛鱗,吻部及眼間區無鱗。頰部則具有6~7行鱗片。側線上方至背鰭硬棘中央部位有鱗片6~7枚。背鰭及臀鰭基部有發達的鱗鞘,其鰭條基部被細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弧線平行。背鰭相連,末端未達尾鰭的基部;以第4~6鰭棘最長。臀鰭以第2棘最為粗壯。側線起點與胸鰭基個具一黑點胸鰭。下側位。腹鰭較小,胸位。尾鰭呈分叉狀。 體呈銀灰色,背側灰黑色。體側具有5條灰黑色的斜行橫帶。胸鰭灰白色,其餘各鰭灰黑色。
棲所生態:黑鯛為沿海及內灣、河口區的底棲魚種,喜好棲息在沿岸水域及河口的沙泥底部。成魚具性轉換的機制,幼期皆為雄魚,至3~5年後方轉換成雌魚。雜食偏肉食性魚類,攝食小魚、甲殼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
台灣分佈:在本省西部沿海的河口區均可發現
最大體長:在河口區的族群通常為10~30 公分,最大體長約可達40公分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Bleeker, P. 1854 Faunae ichthyologicae japonicae. Species Novae. Natuurkd. Tijdschr. Neder. Indi? v. 6: 395-426.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灰鰭鯛( i Acanthopagr...
灰鰭鯛( i Acanthopagr...
中文俗名:黑格 (o-keh)
中文俗名:黑格 (o-keh)
赤鯮( i Dente...
赤鯮( i Dente...
平鯛的異名( i Sparus sa...
平鯛的異名( i Sparus sa...
嘉鱲魚( i Pagr...
嘉鱲魚( i Pagr...
烏鯮( i Acant...
烏鯮( i Ac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