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鰭鯛(Acanthopagrus latus)

台灣俗名:黃翅、黃頰、白結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Houttuyn, 1782)
主題與關鍵字:
鯛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XI , 11;臀鰭III , 8;胸鰭14~15;腹鰭I , 5;側線鱗44~46;側線上鱗4;側線下鱗12~13。 體呈橢圓形,頗側扁,背緣略狹,腹面圓鈍。頭中大,吻端尖突。眼中大,上側位。口中大,幾乎呈水平狀,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可達眼前緣的下方。鰓蓋骨的後緣具一扁平的鈍棘。 體被有薄櫛鱗,吻部及眼間區無鱗,頰部則具有5行鱗片。背鰭及臀鰭基部具有發達的鱗鞘,鰭條基部被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弧線平行。背鰭相連,末端未達尾鰭的基部;以第4、5棘最長。臀鰭以第2棘最為粗壯。胸鰭下側位。腹鰭較小,胸位。尾鰭呈分叉狀。 體呈青灰色略帶黃色,腹側銀白色。體側具有數條黑色的縱帶和4條斜行的橫帶。背鰭、胸鰭灰白色,腹鰭、臀鰭及尾鰭下葉則呈黃色。
棲所生態:黃鰭鯛為淺海及河口的底層魚類,喜好棲息在沿岸水域及河口沙泥底質的環境中。性貪食,雜食性,攝食小型魚類、甲殼類、貝類、蠕蟲、藻類和有機碎屑等為主。
台灣分佈:在本省西部沿岸的河口地區均普遍分布
最大體長:在河口區的族群通常為5~15公分,最大體長約40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Houttuyn, M. 1782 Beschryving van eenige Japanese visschen, en andere zee-schepzelen. Verh. Holl. Maatsch. Wet. Haarlem v. 20 (pt 2): 311-350. [For a biography and comments see Boeseman 1995 [ref. 21811].]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黃鰭鯛( i Acanthopagr...
黃鰭鯛( i Acanthopagr...
魬鯛( i Evynnis card...
魬鯛( i Evynnis card...
灰鰭鯛( i Acanthopagr...
灰鰭鯛( i Acanthopagr...
中文俗名:烏格(o-keh)
中文俗名:烏格(o-keh)
平鯛的異名( i Sparus sa...
平鯛的異名( i Sparus sa...
赤鯮( i Dente...
赤鯮( i D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