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雞魚(Pomadasys maculatus)

台灣俗名:大斑石鱸、雞仔魚、淡水鱸魚

斑雞魚( i Pomadasys maculatus /i )台灣俗名:大斑石鱸、雞仔魚、淡水鱸魚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Bloch, 1793)
主題與關鍵字:
石鱸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XII , 14;臀鰭III , 7;胸鰭17;側線鱗48~52。 體呈長橢圓形,頗側扁,背面較窄,腹面寬平,腹緣在臀鰭處較為突起,體以背鰭起點處最高,尾柄長而側扁。頭中大,頭背側為圓弧形。吻圓鈍。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較寬。口前位,微傾斜,上頜長於下頜;上頜骨後部被眶前骨所遮蓋,後端可達瞳孔前緣下方。前鰓蓋骨邊緣具發達的小鋸齒。頦部具一長而深的中央溝。 體被中大型的弱櫛鱗,頭部除唇、頦部及吻端外皆被鱗。側線完全,前部稍彎曲。背鰭及臀鰭基底有低鱗鞘。側線與背緣約平行,後端伸達尾鰭基部。背鰭中央的缺刻較深,背鰭以第4鰭棘最長,其餘鰭棘向後漸短,最後鰭棘長於其前方鰭棘。臀鰭以第2鰭棘最粗壯。胸鰭略呈鐮形。腹鰭位於胸鰭基底的後下方。尾鰭內凹。 體背部淡青色,腹部銀白色。體背側具有5條黑色的短橫斑,成魚則較不明顯或消失。背鰭、尾鰭淺褐色,鰭棘部的鰭膜邊緣黑色,背鰭硬棘膜有一黑斑。臀鰭、胸鰭及腹鰭呈微黃色。
棲所生態:斑雞魚為沿海及河川下游的暖水性底層魚類,溯游可達河川下游的淡水域中。肉食性中小型魚類。主要攝食小魚、小型蝦、蟹等甲殼類。
台灣分佈:主要分布於台灣西南部河口地區
最大體長:通常以6~12公分較常見,最大體長可達20公分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Bloch, M. E. 1793 Naturgeschichte der ausl?ndischen Fische. Berlin. Naturg. Ausl. Fische v. 7: i-xiv + 1-144, Pls. 325-360. [Also a French edition, Icthyologie, ou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v. 10, published 1797.]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花石鱸( em Diagramma ...
花石鱸( em Diagramma ...
橫帶髭鯛( em Hapalogen...
橫帶髭鯛( em Hapalogen...
花石鱸( em Diagramma ...
花石鱸( em Diagramma ...
髭鯛( em Hapalogenys...
髭鯛( em Hapalogenys...
橫帶髭鯛( em Hapalogen...
橫帶髭鯛( em Hapalogen...
花石鱸( em Plectorhin...
花石鱸( em Plector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