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鱸(Lates calcarifer)

台灣俗名:金目鱸、扁紅目鱸、網槽

尖吻鱸( i Lates calcarifer /i )台灣俗名:金目鱸、扁紅目鱸、網槽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Bloch, 1790)
主題與關鍵字:
鋸蓋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第一背鰭VII;第二背鰭I , 11;臀鰭III , 8;胸鰭15;側線鱗52~60。 體延長,側扁,背緣線呈弧形隆起,腹緣線較平直。頭部中大,吻部平直而前端尖。眼中大,上側位,位於頭部前1/3處;眼間隔圓突。口裂大,下頜較上頜明顯前突,上頜骨末端超過眼後緣下方。前鰓蓋後緣具細鋸齒;鰓蓋骨後上角具略貶扁的硬棘,包被於皮膜下方。鰓蓋頗大。 體側及頭部被有較小的櫛鱗。側線完全,約與背緣線平行。兩背鰭以頗低的鰭膜相連,第一背鰭以第3棘最長。臀鰭及第二背鰭延伸未達尾鰭基部。尾鰭呈扇形,後緣為圓弧形。 體色呈銀灰色,背側呈暗灰綠色,腹側銀白色。各鰭呈暗灰色或黑褐色,無明顯的斑點。
棲所生態:尖吻鱸主要棲息於沿海礁體與泥沙交匯的海域中。主要在海裡繁衍生殖,偶爾會溯入河口區攝食及活動。對鹽度的耐受力較廣。幼魚偶入淡水域的河川中,但較為少見。屬於肉食性中下層魚類,攻擊性強,主要攝食其它的小魚及甲殼類等動物。
台灣分佈:分布於台灣西部河川的下游及河口區,但並不常見
最大體長:通常以15~40公分較常見,最大可達約1公尺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Bloch, M. E. 1790 Naturgeschichte der ausl?ndischen Fische. Berlin. Naturg. Ausl. Fische v. 4: i-xii + 1-128, Pls. 217-252. [Also a French edition, Icthyologie, ou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v. 7, published 1797.]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尖吻鱸( i Lates calca...
尖吻鱸( i Lates calca...
尖吻鱸( i Lates calca...
尖吻鱸( i Lates calca...
紅眼沙鱸( i Psammoperc...
紅眼沙鱸( i Psammoperc...
尖吻鱸( i Lates ca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