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輻鰭魚綱
鱸形目
棘臀魚科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臺灣及鄰近地區水域動物相典藏之研究:魚類及蝦、蟹類
大口鱸(
Micropterus salmoides
)
台灣俗名:黑鱸、淡水鱸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Lacep?de, 1802)
主題與關鍵字:
棘臀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第一背鰭VIII~IX;第二背鰭I , 10~14;臀鰭3 , 10~12;胸鰭13~15;側線鱗60~68。 體延長而明顯側扁,約呈紡錘形。頭部中大。眼略小,上側位。口上位而斜裂,下頜較上頜前突,上頜骨向後延伸超過眼後緣下方。鰓蓋及前鰓蓋後緣無鋸齒。 體側及頭部具有小型的櫛鱗。側線完全,約與背緣線平行,由鰓蓋上緣延伸至尾鰭基部。兩背鰭以低的鰭膜相連接,背鰭高僅略大於尾柄高度。胸鰭及腹鰭短小,其長度通常未超過頭長的1/2。尾鰭略小,兩葉圓鈍而後緣中央微凹。 體色呈淡綠色,背側為灰綠色,腹面灰白色。體側中央自眼後方有一列不規則的暗綠色斑塊。吻部具一暗綠色線紋。有些個體的斑塊較不明顯。第二背鰭及尾鰭近基部具有暗色的斑點。
棲所生態:大口鱸喜好棲息在湖泊、池塘或河川的中、下游水域的緩流區中。攻擊性強,繁殖期有築巢產卵的習性。目前大口鱸在本省湖沼水域自然繁衍後,對本土原生魚種的生存已形成嚴重的威脅。
台灣分佈:屬於外來的魚種,原產於北美洲五大湖區,後來引入台灣作為水產養殖魚種,目前在台灣中北部的河川、湖泊中有分佈。
最大體長:通常以20~30公分較常見,最大可達50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Lacep?de, B. G. E. 1802 (6 Apr.)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Hist. Nat. Poiss. v. 4: i-xliv + 1-728, Pl. 1-16. [Publication date: Hureau & Monod 1973, v. 2: 323 [ref. 6590].]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Lacep?de, 1802)(年代不詳)。[大口鱸(
Micropterus salmoides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3/4c/02.html(2013/03/06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3/4c/02.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水產養殖
線紋
黑鱸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