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氏異鰭鱵(Zenarchopterus dunckeri)

台灣俗名:異鰭鱵

當氏異鰭鱵( i Zenarchopterus  dunckeri /i )台灣俗名:異鰭鱵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Mohr, 1926
主題與關鍵字:
鱵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11~12;臀鰭11~13;胸鰭9~10;背鰭前鱗28~32。 體頗延長,側扁,尾柄短小。頭部中大。眼頗大,前側位。口上位,上頜短小,呈三角形。下顎呈扁針狀突出,其長度大於頭長。鼻孔具有尖型的皮質瓣,其長度大於眼徑的1/2。 背鰭位於身體的後部1/4處,以前方的鰭條較長。臀鰭與背鰭相對,雄魚有部分的鰭條特化成交接器。胸鰭短,小於頭長。腹鰭小,後位。尾鰭後緣呈截形,中央無缺刻或凹入。 體呈淡米黃色,背側灰黑色,腹面白色。體側具有銀白色的縱帶。背鰭灰黑色。其它各鰭呈淺黃色或灰白色。
棲所生態:當氏異鰭鱵主要棲息在河口、紅樹林的半鹹淡水區,以及港灣、潟湖等沿岸較穩定的水體中。喜好成群活動,大多群游活躍於水表層,遇到敵害侵擾時,會躲入中層水域。為暖水性表層魚類。雜食性,以橈腳類、小型魚類等浮游生物為食物來源。
台灣分佈:目前在台灣僅在南部的紅樹林或河口水域中發現到,族群量不多。
最大體長:河口內的族群通常以5~10公分較常見,最大可達約16公分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Mohr, E. 1926 Die Gattung Zenarchopterus Gill. Zool. Jahrb., Syst. (Jena) v. 52: 231-266.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日本下鱵魚( em Hyporham...
日本下鱵魚( em Hyporham...
間下鱵( i Hyporhamphu...
間下鱵( i Hyporhamphu...
長鱵( i Euleptorhamp...
長鱵( i Euleptorhamp...
白鰭飛鱵( em Oxyporham...
白鰭飛鱵( em Oxyporham...
中文俗名:長尾針(tng-be-ts...
中文俗名:長尾針(tng-be-ts...
斑鱵( i Hemiramph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