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花鰍(Cobitis sinensis)

台灣俗名:花鰍、胡溜、沙鰍、沙溜、土鰍

中華花鰍( i Cobitis sinensis /i )台灣俗名:花鰍、胡溜、沙鰍、沙溜、土鰍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Sauvage & Dabry de Thiersant, 1874
主題與關鍵字:
鰍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3 , 7;臀鰭3 , 5;胸鰭1 , 8~9;腹鰭I , 6~7;脊椎骨數42~43 體延長,側扁。背緣及腹緣平直。頭部扁而小,吻端較為尖突,其吻長大於眼後的頭長。眼小,上側位。眼前緣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眼間距極窄小,隆出。口小,下位。具有5對鬚,分別有吻鬚2對,頷鬚1對,頦鬚2對。 體被有細小的圓鱗,頭部裸出無鱗。側線不完全,僅分布在體前部。各鰭無硬棘。背鰭的起點距吻端的距離等於或稍大於至尾鰭基部的距離。臀鰭、胸鰭、腹鰭短小,尾鰭呈裁形。 體色呈淡棕色。眼下至上頷處有一斜走的黑色線紋。體側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數列明顯的縱走黑色斑塊,延伸到尾柄的基部。尾鰭具有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點,其基部上方具有一深黑色的斑點。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底悽性魚種。中華花鰍常見於低海拔潭區的後半部或邊緣的淺水域裡,喜好停棲在泥沙或砂礫底質的底質環境及輕度污染以下的清澈水體。雜食性,以濾食砂泥中的藻類、有機碎屑或其它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等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台灣分佈:普遍分布在中央山脈以西的水系,以及宜蘭縣、台北縣的水系中。主要出現在低海拔的溪流區段裡。
最大體長:通常為6~9公分,最大體長可達13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Sauvage, H. E. and P. Dabry de Thiersant 1874 (Oct.) Notes sur les poissons des eaux douces de la Chine. Ann. Sci. Nat., Paris (S?r. 6) v. 1 (art. 5): 1-18.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泥鰍( i Misgurnus an...
泥鰍( i Misgurnus an...
中華鰍( em Cobitis si...
中華鰍( em Cobitis si...
泥鰍( i Misgurnus an...
泥鰍( i Misgurnus an...
大鱗泥鰍( i Paramisgur...
大鱗泥鰍( i Paramisgur...
泥鰍( i Misgurnus an...
泥鰍( i Misgurnus an...
泥鰍( em Misgurnus a...
泥鰍( em Misgurnu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