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鰻(Anguilla japonica)

台灣俗名:白鱔、鰻鱺、日本鰻

大陸名:日本鰻鱺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
主題與關鍵字:
鰻鱺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前部圓柱形,肛門後的尾部稍側扁。頭中大,呈鈍錐形,前部稍平扁。吻中長,圓鈍。眼較小,埋於皮下,眼間隔寬闊。口前位,大而稍斜;口裂開於吻端,伸達眼後緣的下方。下頜稍長於上頜。體隱被細長小鱗,隱埋於皮下。體表光滑而多黏液。側線完全。背鰭起點至鰓裂的距離大於至肛門的距離。背鰭及臀鰭均與尾鰭相連。胸鰭短小而寬圓,其起點接近肛門。無腹鰭。尾鰭圓鈍。體背部深灰稍帶綠色,體側灰色,腹部白色,無任何斑紋。背鰭及臀鰭後部邊緣呈黑色。胸鰭為白色。
棲所生態:白鰻屬於降河迴游性的魚類。底棲性魚種,主要棲息於低海拔的河川深潭及河口的區域。成熟時,在秋冬季節順流而游入海中,在大洋中產卵;其產卵場可能在菲律賓東方的深海處,孵化後,隨著黑潮漂游至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韓國沿海,經過幼魚柳葉形期的變態,而後形成鰻線,再順漲潮溯河而上,於淡水中成長。日間躲在洞穴中,夜間才出來覓食,以底棲生物、小魚、甲殼類等為食,有時亦會攝食水生植物。
台灣分佈:分布在本省各地的河口區、溪流、湖沼等水域,但已很少見。
世界分佈:日本到東中國海、台灣、韓國、大陸和菲律賓北部
最大體長:一般約40-90公分,大者可達130公分以上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Temminck, C. J. and H. Schlegel 1846 Pisces, Fauna Japonica Parts 10-14: 173-269.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鱸鰻( i Anguilla mar...
鱸鰻( i Anguilla mar...
日本鰻( em Anguilla j...
日本鰻( em Anguilla j...
鱸鰻( em Anguilla ma...
鱸鰻( em Anguilla ma...
日本鰻( em Anguilla j...
日本鰻( em Anguilla j...
弱頭鰻屬之一種( em Leptoc...
弱頭鰻屬之一種( em Leptoc...
澳洲鰻鱺( em Anguilla ...
澳洲鰻鱺( em Angui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