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背帶長絨鮋

學名:Ablabys taenianotus

台灣俗名:獅子魚、黑虎

大陸名:帆鰭鮋

中文名:背帶長絨鮋學名:Ablabys taenianotus台灣俗名:獅子魚、黑虎大陸名:帆鰭鮋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291_00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Cuvier, 1829)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鮋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極側扁;頭小,背緣近於垂直或略凹,上方無棘或稜脊。眼小,眼間隔凸出。體具小形而埋於皮下之圓鱗。背鰭單一,起點於眼前緣之上方,具硬棘 XVII,第II棘最長,第II至IV間特高而形成帆狀,軟條數 7,最末根軟條有膜與尾柄相連;臀鰭基底短,基底長小於腹鰭起點與臀鰭起點間之距離,具硬棘 III,軟條 5。體幾乎單一褐色,體側或各鰭有暗色細而短的條紋或斑駁;頭前部白色;各鰭緣亦為白色。
棲所生態:棲息地多樣化,包括淺灘區、 具有沙子、碎石與水草混合的亞潮帶區、河口區、海草床區、礁石區等。 經常可以在海中看到一個非常扁長形的魚在底部配合著海浪就像是樹葉般的來回擺動。屬於夜行性魚。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安達曼海到斐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南、北部及各離島均有分佈。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8-04-3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Chen, C.-H., 2004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Penghu.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 175 p.;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8);Randall, J. E., G. R. Allen and R. 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逑氏小砂
中文名:逑氏小砂
中文名:南美擬沙丁魚
中文名:南美擬沙丁魚
中文名:黑鰭飛魚
中文名:黑鰭飛魚
中文種名:花蓮小沙丁魚
中文種名:花蓮小沙丁魚
中文種名:黑尾小沙丁魚
中文種名:黑尾小沙丁魚
中文種名:異葉半稜鯷
中文種名:異葉半稜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