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圓吻鯝

學名: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台灣俗名:更魚、憨魚、甘仔魚、鯃魚、阿嬤魚

大陸名:圓吻鯝

中文名:圓吻鯝學名:Distoechodon tumirostris台灣俗名:更魚、憨魚、甘仔魚、鯃魚、阿嬤魚大陸名:圓吻鯝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096_01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Peters, 1881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側扁,尾柄較長。頭小,吻鈍。眼小,吻長大於眼徑。口下位,橫裂,下頜前緣具有發達的角質層。咽頭齒2列,6.(2)3-2.6。鰓耙數90-100。無鬚。體被細小的圓鱗,腹鰭基部有一狹長的腋鱗;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略下彎而延伸至尾柄中央,側線鱗數66-74。背鰭前鱗30-32。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背側呈灰黑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胸鰭和尾鰭為淡黃色,尾鰭的邊緣微黑。胸鰭和腹鰭有時呈橙黃色。成熟雄魚的頭部及胸鰭有顯著的追星。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在河川或湖泊的中下層水域,常會成群游動,具群聚性。利用下頜刮食附著在石頭上的藻類,成長速度較為緩慢。
地理分佈:分佈於台灣和中國。台灣分佈於台灣北部以及宜蘭地區河系的湖沼,但是現存數量並不多。
漁業利用:食用魚,小型者宜油炸;大型者煎食或清蒸皆宜。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陳氏鰍鮀
中文名:陳氏鰍鮀
中文名:翹嘴鮊
中文名:翹嘴鮊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短吻小鰾鮈
中文名:短吻小鰾鮈
中文名:青魚
中文名:青魚
中文種名:紅鰭鮊
中文種名:紅鰭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