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笠鱗鮫

學名:Echinorhinus cookei

台灣俗名:刺沙

大陸名:笠鱗棘鯊

中文名:笠鱗鮫學名:Echinorhinus cookei台灣俗名:刺沙大陸名:笠鱗棘鯊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030_001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Pietschmann, 1928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笠鱗鮫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粗壯,頭稍平扁;吻短,吻端圓;鼻孔橫列,距口裂較具吻端為近,前鼻瓣中央有一葉狀突起;口裂廣弧形,口寬大於吻長,唇褶短而明顯;上下顎齒形相似,扁長形而似刀片狀,有一個傾斜之齒尖,成魚齒尖兩邊有一到多個小齒頭,相鄰牙齒相重疊;齒式為21-23/20-22,兩顎均無正中齒,1行在使用;噴水孔小,在眼睛後方;鰓裂寬大,第五鰓裂最大,為第一鰓裂長的兩倍;盾鱗大,直徑小於5 mm,不擴展為圓盾狀,亦不與相鄰盾鱗融合成一片;基板表面有許多輻射狀隆起脊,中央尖突,呈斗笠狀。兩背鰭小,大小相似,後位;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起點稍後上方;第二背鰭起點在腹鰭基底末端上方;尾鰭為歪形尾,上葉發達,後緣無缺刻;腹鰭大,後角尖,外角圓;胸鰭小,後緣截形,外角和內角均圓。
棲所生態:主要生活於大陸棚和島嶼上層斜坡水域,為大型行動緩慢之底棲深海鯊魚,棲息水深在11-1,100 公尺間,一般在70-400公尺間,體型最大可達4 公尺。卵胎生。主要攝食魚類,以及角鯊、六鰓鯊之幼魚、貓鯊的卵鞘、烏賊和章魚等。
地理分佈:分佈於泛太平洋區,包括太平洋之熱帶島嶼及東太平洋地區。台灣分佈於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偶由延繩釣、流刺網或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食用魚,一般以加工食之。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李柏峰(2003)碩士論文;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布希勒燈籠棘鮫
中文名:布希勒燈籠棘鮫
中文名:戟齒砂鮫
中文名:戟齒砂鮫
中文種名:深海狐鯊
中文種名:深海狐鯊
中文種名:灰色真鯊
中文種名:灰色真鯊
中文種名:長鬚卷盔鯊
中文種名:長鬚卷盔鯊
中文名:污斑白眼鮫
中文名:污斑白眼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