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軟骨魚綱
白眼鮫目
白眼鮫科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動物相典藏之研究:臺灣魚類相之數位典藏
中文名:恆河白眼鮫
學名:Glyphis gangeticus
台灣俗名:大沙
大陸名:印度露齒鯊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020_017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Muller & Henle, 1839)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白眼鮫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呈紡錘型,軀幹頗粗壯。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寬圓。眼小,圓形,眼眶後緣不具缺刻,瞬膜發達。前鼻瓣短而呈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唇溝短,通常僅侷限於口角部位。口裂寬,弧形,下頜短,口閉時露齒;上頜齒寬扁三角形,邊緣具明顯鋸齒,齒尖稍外斜,無小齒尖;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光滑。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寬大,起點與胸鰭基底中部後,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後,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圓,內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白色;體無任何色斑。各鰭暗褐色
棲所生態:本種生態習性所知有限,僅知棲息於沿岸、河口,甚至河川中。狹小的眼睛似乎是一種適應於能見度差的混濁河水中之特化。本種魚在恆河流域惡名昭彰,食人的傳言不斷,但這似乎只是人們對其巨大且鋒利的牙齒感到恐懼行為,因其不曾經過証實。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大陸及台灣等。台灣東北海域曾捕獲過,極為罕見。
漁業利用:主要以流刺網捕獲。利用不詳。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授權聯絡窗口
許婉蓉小姐
02-26521885 轉316
sofia@gate.sinica.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Muller & Henle, 1839)(2006-06-03)。[中文名:恆河白眼鮫]。《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0/37/1d.html(2020/02/27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0/37/1d.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白眼鮫科
軟骨魚綱
三角形
紡錘型
白眼鮫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杜氏白眼鮫
中文名:污斑白眼鮫
中文名:尖頭曲齒鮫
中文名:黑邊鰭白眼鮫
中文名:污翅白眼鮫
中文名:鱟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