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家族

龜鱉家族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a673d0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亞門名:Vertebrata
描述:
簡介:海龜、陸龜與鱉在分類學上屬於龜鱉目,可以說是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中所僅存的成員。其具有堅硬的頭骨,且不具有眼眶後的顳骨開孔,因此又被歸類為無弓亞綱。與其它爬行類動物最大的不同點乃在於牠們幾乎能將身體的全部縮進外殼之中,而得到安穩的保護。也就是由於龜鱉目在解剖構造的特殊與生活形式迴異於其他爬行動物,因此有些古生物學建議應將龜鱉目提升至龜鱉亞綱,以反映該類群的特殊性與原始性。
在侏羅紀晚期(距今約二億一千五百萬年),最早的龜鱉目動物—原顎龜已經出現,主要分布地點在德國,東南亞、北美與非洲南部也有部份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原顎龜已經具備了許多現代陸龜的特徵,包括已具有足以保護身軀的外殼,形狀與大小也與現代的陸龜相似,只是原顎龜的頭與四肢尚不能完全縮入其外殼內。然而,原顎龜是由何種古老爬行動物演化而來仍是未知,有些古生物學家則推斷是由一種名為大鼻龍的無弓類古老爬行動物演化而來。
現代的龜鱉目動物種數超過了二百三十種,根據其頭部縮入甲殼內的不同方式,又可區分為側頸亞目與隱頸亞目。側頸亞目所指的是頸部能向側方摺曲縮入甲內,這一類曾在白堊紀廣佈全世界,而今僅有四十九種分屬二科;隱頸亞目則是頸部能依背腹面作S型彎曲,縱向地將頭縮入甲內,這一類的較為成功,大多數現生的龜鱉類都屬於此類型,也呈現了多種不同外形上與行為適應上的變異。
二億多年來,龜鱉類動物一直是背負著厚重的冑甲,在生命演化的舞台上保守著原始特徵而緩步前行。雖然牠的動作遲緩,卻有複雜的系統與行為模式,也有精巧的誘捕獵物技術。直到今日,我們仍尚未完全明瞭牠的迴游定位機制。如今,又肇因於人類的濫捕與肆意破壞棲地,龜鱉家族二億多年來的演化行腳,刻正面臨空前的橫阻。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脊椎動物化石學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