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奔馳

馬的奔馳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ab9783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亞門名:Vertebrata
描述:
簡介:  在哺乳動物中,馬算是體型龐大的一員,四肢不但夠長,每跨出一步就輕易地超過一公尺,而且急速奔跑的馬步伐邁的更大、更快,每一分鐘可跑出超過120步,最高速度更可達每小時70公里,我們一般在市區開車都不容易達到這樣的速度。從馬的解剖構造來看,牠的確是天生的奔馳好手。牠的前肢掌骨(或後肢蹠骨),筆直向下延伸,如此一來,大大地增加了腳的長度。馬的四肢末端又演化成單一腳趾,減輕了骨骼的重量,減少奔跑的負擔。指骨(趾骨)最末端的外圍又包裹著厚厚的角質化皮層,成為馬蹄,行走奔跑的時候,就以馬蹄接觸地面,這種行走的方式,稱之為蹄行。相較於其它的哺乳動物,包括人、猴在內的靈長類,是以蹠骨接觸地面來行走,稱之為蹠行;貓、狗等食肉類哺乳動物則是以趾骨接觸地面,稱之為趾行。顯然蹄行的哺乳動物的腳長了許多。
馬的四肢除了長之外,在肢骨的上方,肩胛骨的部位還有發達的肌肉,稱為大圓肌,主要的功能就是緊密而有力的牽拉住馬的肢骨,使之能快速地奔跑。這就好像我們緊緊地抓住長尺的一端,而能夠快速地甩動。肩胛骨就好像槓桿的支點,整個肱骨以下至指骨有如長長的桿臂,在如此槓桿作用的原裡之下,馬兒能夠快速又有效率的奔跑。
此外,在馬的肢骨末端,也具備了類似「彈簧腿」的結構與功能。馬的肢骨末端具有發達強韌的肌腱,將掌骨與指骨穩固地纏繞,而又能使掌骨與指骨間靈活運動。馬在奔跑時,指骨與掌骨最大能夠呈現約90度的彎曲,而在肌腱的牽拉與縮放之下,能夠快速地彎曲與伸直,配合著跨步奔跑,就好像彈簧一般,能夠蹬出大步,也能夠向上跳躍,這也難怪馬能成為天生的奔跑、跳躍好手。
雖然現代的戰爭已經不再利用馬匹,但是仍有許多國家擁有騎警,用來控制民眾秩序與巡邏市區,警察騎著高頭大馬自然形成壯觀的畫面,警察駕馭著奔跑的快馬,也自然地產生一股威懾力量。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脊椎動物化石學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