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從土地移轉、貸款數量之差異探討客家人的理財觀 : 以日治時期六堆竹田閩客聚落為例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NclACN:004134833
著作者:
創作者:張光誠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土地台帳
描述:
內容摘要:19世紀末甲午戰爭結果,滿清將台灣轉讓予日本。1895年5月日軍登台,隨即展開各項重要的基礎建設,建設之結果,除改變了台灣各項政策和制度外,台灣的經濟、人民的生活,也開啟了新的紀元。於人、地的演繹過程裡,不同的環境與生態以及族群與人種,則會演繹出多元性的人地關係,也因歷史與時間的刻劃,而培養出多元與多樣的族群特性與文化。本文透過日治時期土地台帳、登記簿及共有人連名簿內有關個人、共有、祭祀公業、嘗會、神明會與土地移轉、抵押等登記資料和統計數據,探討客家人的理財觀,並以毗鄰閩南族群為相對照。透過登記資料的統計與分析比較,發現客家族群有:1.因憂心家族分家細分家業,則以共有、祭祀公業或嘗會登記型態防止家產被細分,而造成土地的經濟效用則較差於閩南族群,獨立產權者也較閩南族群少。2.客家成員因受限於家族或宗族之影響,土地產業之使用與運用也不如閩南順暢活潑;在經濟大好時,投資理財的力道與創業的眼光更不如閩南族群積極果斷與敏銳;但遇時局不對時,客家卻又變得比閩南積極與敏感,深怕沒賺錢反而吃到虧的心理。故總的來說「客家生性較閩南勤勞與節儉,理財也較固執與保守」之說詞,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跡可尋。
出版者:
出版單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日期:
出版日期:2010
格式:
數量:1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
管理權:
管理權:原資料著者或出版者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