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黑衣墨鏡下的原生情感與認同抉擇 : 論羅大佑的專業認同與國族/族群認同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NclACN:004125925
著作者:
創作者:黃美池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羅大佑
描述:
內容摘要:本研究主要是透過對羅大佑生命史的分析,探索他專業認同與國族∕族群認同發展的過程及狀態。一方面理解一個受過醫學專業訓練的準醫師,為什麼在面臨人生最重要的就業選擇及生涯規劃時,無法對醫師專業身分產生認同,反而專心在原本應該只是業餘玩票性質的流行音樂創作工作。另一方面也探討一個客家人與福佬人的綜合體、一個道道地地的本省人,為什麼會如此堅定地建立起個人對於中國國族主義的認同?他的認同發展是如何形成的?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其專業認同以及國族/族群認同的形成基礎是什麼,影響其認同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本研究將羅大佑的生命史分成四個階段分析:(1)童年與青少年時期(1954-1971)、(2)音樂初放光芒時期(1972-1985)、(3)音樂專業時期(1986-1999)、(4)音樂政治時期(2000-2009)。就專業認同的部分而言,羅大佑在音樂初放光芒時期受困在醫學與音樂的掙扎中,面臨人生道路的重要選擇。這樣的不確定感,終於在音樂專業時期有了決定性的突破,羅大佑在這個時期捨棄醫師專業身分,堅定地擁抱音樂工作,完成他的音樂專業認同,展開他做為一個作曲家的身分認同,並於音樂政治時期朝向舞台音樂劇的作曲家邁進。 至於羅大佑各階段的國族認同狀態,不論是童年與青少年時期(1954-1971)的「國民黨版的中國認同」、或是音樂初放光芒時期(1972-1985)的「反國民黨威權體制的中國認同」、音樂專業時期(1986-1999)的「文化中國版的中國認同」、以及音樂政治時期(2000-2009)「反台獨的中國認同」,雖然沒有出現轉折性的改變,他的中國認同始終如一,但是因為各階段用以對照「我群」的「他群」是有所不同的,也因此形成羅大佑各階段「中國認同」強度上的差異,呈現了 「我群」之所以彰顯,其實是源於「他群」所刺激的實例證明。羅大佑的國族認同觀在台灣統獨爭議及國族認同分歧的架構脈絡下,反應了台灣中國國族主義之國族認同型態及價值。而他的族群認同發展狀態,雖然身為客家人與福佬人的綜合體,童年與青少年時期以及音樂初放光芒時期抱持著內在客家、外在福佬的雙重認同,但是為了抵抗福佬強勢的「台灣民族主義」,逐漸以「我是客家人」的宣稱,將自己的族群認同與中國國族認同相互結合,並在音樂政治時期形成了自然平實的客家族群身分認同。
出版者:
出版單位:國立交通大學
日期:
出版日期:2010
格式:
數量:1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
管理權:
管理權:原資料著者或出版者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