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范玉榮造紙

客語拼音:海陸:fam+ ngiug`rhung co+ zhi’

名稱:范玉榮造紙客語拼音:海陸:fam+ ngiug`rhung co+ zhi’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0402-1112-000106
著作者:
普查人員:陳姿妤(竹東)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生活技藝
農林漁牧技藝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范玉榮先生出生於日昭和13年(西元1939年),家中在他阿公那一代日明治左右(西元1895年左右)家族就開始造紙了,范先生自小就跟者父親學習造紙,一直到27歲民國55年因為時代的轉變,造竹紙業沒落,才結束了造紙的工作。范先生說造紙非常辛苦,在造紙的過程中,每日早晚要翻動一次泡在水裡的竹子,因為手、腳要長時間浸泡在石灰水當中,在翻動時因早期沒有防護措施手套或雨鞋,為了要保護皮膚,手、腳都要使用燒稻草煙燻使皮膚增厚,再抹茶油來形成保護層,但還是無法確實隔離,因為實在是很不舒服。造竹紙的流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砍新竹(斬竹→拔竹芽→攏筒仔→剖竹嬤→挑下山)、製紙漿(滷竹嬤→浸竹嬤→鉸竹嬤→剁竹嬷→輪紙)、抄紙(撈紙→鉸紙→開紙→曬紙→鑪紙→出貨)。
技法流派:斬新竹每年4月到山上砍取未分枝剛生出20幾天左右的嫩竹(桂竹),再將尾部分枝修掉,一綑約40斤左右以人力用擔竿(約4呎半左右)挑回紙寮(荷竹嬤)。分枝(生的細枝)燒成灰燼,是製作枝油(食用鹼油)最好的原料。挑回的竹仔需將頭尾切口切平,每隻竹仔的長度約4.2尺長(攏筒仔)。製紙漿浸泡1(滷竹嬤):一層竹仔灑一層石灰,最上層放老竹、稻草再覆蓋在最上層以防止最上層的竹仔氧化變黑,之後用大石頭壓,放水泡製(泡鹼水),需費時2個月~半年的時間。浸泡2(浸竹嬤):2個月後將已滷製好的竹仔以清水將石灰水洗淨,再加清水浸泡1~2個星期。洗竹嬤:大量的清水沖洗將石灰水洗淨,使竹籤維不能有任何雜質。壓乾(絞竹麻):將竹纖維架在直徑20公分的木頭架上去除水分,早上壓乾下午就可以製作使用。5尺多高的紙漿為一絞紙(一槽)。切竹(剁竹嬤):將竹纖維用剁竹嬤專用的刀子,切成2吋左右(約6公分左右)。輪紙:完成的籤維放置在圓形大石台上(紙輪),上面是直立的石圓輪(重達300公斤以上)以牛來拉帶動,以牛拉石輪用轉圈的方式不斷的旋轉,將竹纖維壓細成為紙漿,由2隻牛替換為時一天,牛的眼睛需遮一隻眼(靠軸心的那一隻)以防牛頭暈。抄紙推紙漿(凸紙漿):將紙漿放入紙槽加滿水,並打散至紙漿完全沒有成團才行,使用攪拌棍由上至下的翻攪。撈紙漿:粗紙約90*45公分,金紙約90*22公分的框架用竹聯鋪底撈紙漿,厚度均勻質地分粗、細、厚、薄,每20張紙為一手,一疊200張一捆1200張。乾燥:先用重物或壓桿去除水分約10幾分鐘,銀紙每3張夾在一起移至戶外日曬乾或石炭烘乾。成品包裝將完成乾燥的紙撕開,這時要非常小心如果有撕壞或厚薄不均需淘汰重製或當草紙(廁紙)使用,分裝打包好銀紙42斤為一捆、金紙1200張為一捆的成品,交由下游廠切割販賣。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11-11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經度:X:121.098325
緯度:Y:24.694087
所在地:新竹縣 竹東鎮 軟橋里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