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斑腿樹蛙

學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其他俗名:Hong Kong whipping frog, Spot-legged tree frog

中文名:斑腿樹蛙學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其他俗名:Hong Kong whipping frog, Spot-legged tree frog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380047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
類型:物種照片圖檔、WAV錄音檔、MP3錄音檔
主題與關鍵字: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綱名:兩生綱
拉丁綱名:Amphibia
中文目名:無尾目
拉丁目名:Anura
中文科名:樹蛙科
拉丁科名:Rhacophoridae
中文屬名:泛樹蛙屬
拉丁屬名:Polypedates
拉丁種名:megacephalus
描述:
學名歷史:斑腿樹蛙是E. Hallowell在1861年根據採集自香港的標本命名為新種,屬名Polypedates是泛樹蛙屬。日本學者M. Matsui等人在1986年檢驗台灣及婆羅州標本後,曾將台灣的白頷樹蛙學名變更為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因此,就學名及中文俗文來看,Polypedates megacephalus曾經指斑腿樹蛙及白頷樹蛙。台灣的族群2006年之後才在彰化田尾出現,是外來種。
聲音特徵:1.鳴叫時間間隔 0.207±0.077(秒)。2.鳴叫長度 0.121±0.014(秒)。3.主要頻率 1798±60.3(Hz) 。
物種概述:斑腿樹蛙吻端尖,上唇白色,從吻端經眼鼻線及顳褶下方有一條黑線。 背部深褐色或褐色,背部深褐色、褐色或淺褐色,有縱條紋、斑點、X或「又」字型花紋,個體間變化很大。皮膚光滑沒有顆粒。四肢細長,有黑色橫帶。指間有微蹼,吸盤發達。股部內側大腿內側有網狀斑,網紋較粗,類似黑底白點狀。主要在春天及夏天繁殖,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是微弱的「嘎嘎嘎」,和白頷樹蛙完全不同。4-9月為繁殖高峰期,產黃色或藍灰泡沫型卵塊,每個卵塊內有300-700顆白色的卵粒。蝌蚪大型,褐色,吻端上方有一顆白色斑點。尾鰭高而薄,尾端透明成細絲狀。
棲地生態:偏好利用農用蓄水池、水桶進行繁殖,非繁殖季節喜歡躲在竹筒、PVC管休息。
地理分佈:分布於600公尺以下的菜園、果園、公園等人為環境。是2006年在彰化田尾發現的外來種,擴散非常快速,可能隨著盆栽植物擴散。2012年已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台中、彰化、雲林、高雄、屏東發現其蹤跡。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貢獻者:
拍攝人員:李鵬翔
錄音人員:楊懿如
格式:
數量:2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台灣2.5版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