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大黑星龜金花蟲

學名:Aspidomorpha miliaris (Fabricius, 1775)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ed2ed8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總科名:Chrysomeloidea
中文總科名:金花蟲總科
拉丁科名:Chrysomelidae
中文科名:金花蟲科
拉丁屬名:Aspidomorpha
拉丁種小名:miliaris
描述:
種命名者:Fabricius
簡介:"動物昆蟲鞘翅目金花蟲總科金花蟲科大黑星龜金花蟲Aspidomorpha miliaris (Fabricius, 1775) Aspidomorpha miliaris (Fabricius, 1775) 大黑星龜金花蟲 Aspidomorpha miliaris (Fabricius, 1775) 大黑星龜金花蟲。本種所屬的龜金花蟲亞科體型如倒蓋的小碟,且前胸背板和翅鞘向外延展遮蓋身體其他部分,宛如瑟縮的烏龜,因此稱為龜金花蟲。成蟲不具有跳躍的能力,但頗擅於飛行。部份種類會為害園藝作物。 大黑星龜金花蟲體長1~1.5cm,是臺灣的龜金花蟲中最大的種類。背面黃褐色,散佈有黑色斑點或連紋,宛如豹斑,但是斑紋的變異頗大,有的個體幾乎不具黑斑,有的則非常明顯。 本種以旋花科的各種牽牛花為寄主,雌蟲會在寄主葉片上產下具有薄片狀的卵鞘,每頁裡面包含2粒卵,每次產下約15頁這樣的卵鞘。幼蟲期共有5齡,身體周緣長有肉刺;幼蟲會聚集在一起,取食寄主的葉片,並將自己的糞便堆積在腹部末端;老熟幼蟲在葉片上化蛹,褪下的幼蟲蛻皮會堆積在蛹的尾部。完成一個生活史大約40天。 本種在臺灣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被發現,有學者懷疑是否有可能為外來種。其分佈的範圍非常廣,橫跨東方區和澳洲區,臺灣本島低海拔地區都可見到。 "
食性:植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775
範圍:
世界地理分布:中華民國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白紋大葉蚤
英文名:Asiorestia tai...
英文名:Lochmaea lesag...
英文名:Lochmaea smeta...
英文名:Lochmaea lesag...
英文名:Asiorestia 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