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用來穿的蜥蜴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dac1d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在第三世界國家,大量的蜥蜴收成是為了牠們的皮,特別是在南美洲的南美蜥以及東南亞的巨蜥。蜥蜴皮(還有蛇皮也是)製作的皮靴可以賣到相當高的價錢,巨蜥的皮估計每年的產量大概有三百萬隻。只要曾經造訪過墨西哥的人,都知道幾乎所有的觀光購物商店都會賣俗不可耐的鬣蜥填充玩偶,把它們擺在家裡當裝飾品不只是會讓人感到難堪,在自然資源的利用方面也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在南美洲,許多種類的南美蜥被開發作為食物,而在商業上則是利用牠們的皮革。在1980年代,阿根廷和巴拉圭每年約有兩百萬隻的產量,是南美蜥最主要的貿易地區,這也使得牠們很不幸地成為當時開發最嚴重的蜥蜴。然而或許是需求日益減少的緣故,在1990年期間,總貿易量逐步下滑至每年少於一百萬隻。不用多說也知道,阿根廷跟巴拉圭必然有大量的南美蜥以及南美蜥的棲地,才能夠維持這麼大的產量需求。這樣的貿易也發生在玻利維亞和巴西的部分地區。    這些南美洲的蜥蜴皮大部分都輸出到像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洲等地方,主要的功能是用來製作牛仔皮靴。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根本沒看過哪個真的牛仔會穿南美蜥蜴皮做成的皮靴,所以我們推測,主要的市場是在那些「想要」成為牛仔的都市人,因此相當不幸地,蜥蜴皮革的市場是掌控在想要趕流行的念頭,而非真正有所需求。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爬蟲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澳洲的蜥蜴文化與神話:蜥蜴的...
中文名:澳洲的蜥蜴文化與神話:藝術
中文名:澳洲的蜥蜴文化與神話
中文名:澳洲的蜥蜴文化與神話:靈魂
中文名:印地安人的蜥蜴文化與神話
中文名:瀕臨絕種和受威脅的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