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兩生類與爬蟲類的演化關係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e5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自遠古時期以來,人類便將最相似的物種歸類在一起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生物體類別,並將這些類別個別取了特有的名字。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在西元前四世紀辨識出脊椎動物的主要族群-魚類、爬蟲類、鳥類以及哺乳類,雖然牠並未將分類中變態的含意記錄下來且將兩生類合併到爬蟲類當中。到了十七世紀末,英國的傳教士和自然學家雷約翰(John Ray)認為每個生物體或物種根據共同來源都應有其生物上的基礎。瑞典的植物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é,原為Linnaeus)將雷約翰的看法系統化並撰寫成冊,並為當時所知的每個物種以拉丁文命名。由於每個生物體的通俗名稱在世界各地不盡相同,於是他發展出一套系統,將每個物種的名稱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單字稱為屬名,首字必須是大寫;第二個單字是物種的稱號,首字不需大寫,而這兩個單字都是以拉丁文書寫。因此包含兩生類以及爬蟲類等所有動物正式的拉丁命名是從林奈開始的。在林奈於1758年撰寫的書中確認了一些眾所皆知的物種年代:兩生類的海蟾蜍(Bufo marinus)、雙帶魚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和滑北螈(Triturus vulgaris),以及爬蟲類的綠蠵龜(Chelonia mydas)、眼鏡凱門鱷(Common Caiman)、地中海蝎虎(Mediterranean house gecko)和印度蚺蛇(Python molurus)。    林奈將物種視為上帝所創造,是恆定且不可改變的實體,且為了方便而設計出一種較高階且完全人工的分類方式來組織已知的物種。到了1820年,兩生類終於能被清楚地辨識出與爬蟲類之間的不同,傳統脊椎動物的分類於是產生:    脊椎動物門(擁有沿著背部能彈性支撐的胚胎脊索動物)    脊索動物亞門(所有具有脊椎骨的動物)    無頷綱(無下巴的魚類,像是八目鰻和盲鰻)    軟骨魚綱(軟骨的魚類,像是鯊魚和魟魚)    硬骨魚綱(所有硬骨的魚類,包含輻鰭魚和肉鰭魚,像是腔棘魚和肺魚)    兩生綱(兩生類)    爬蟲綱(爬蟲類)    鳥綱(鳥類)    哺乳綱(哺乳類)    我們可以注意到這些分類為階層式,並無法表達出演化的關係。當然,包含在這些分類中的某些物種,彼此之間的歷史關係林奈或當時其他自然學家可能已經知道。然而只有隨著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到來及由天擇而來的演化觀念,才指出所有現今的物種彼此之間有所關聯且其共同祖先在很久以前便已存活(或已滅絕),但這些關係要如何在分類當中表現出來呢?    1960年代,德國的生物學家威利.赫尼格(Willi Hennig)徹底改變了在生物體之間分析演化關係的方式。他使用的方法稱為「系統分類學」(或「支序分類學」),取決於單系演化起源的辨認。特別之處在於一個單系的世系(或進化枝)是由一個最初的始祖物種及其底下所有的後代物種所組成。只有像這種單系世系才能在系統分類學當中被辨識出來,且在分類當中給定一個正式的名稱。藉由這個方法,進化枝得以辨識出所謂的衍生特徵(derived characters),也就是與原始型態的差異,並藉由決定進化枝在演化其間的順序將系統分類建立起來。例如,所有的負子蟾(包含蘇里南蟾(Surinam toad)及四個屬的非洲爪蟾(African clawed frog))都沒有舌頭,但其他所有的兩生類卻都有舌頭,因此最合理的說法是舌頭首先在負子蟾的祖先身上消失,因而使其所有的後代都沒有舌頭。所以舌頭的存在是一種原始的狀態,舌頭的消失就是一種衍生特徵。舌頭的消失在這群青蛙當中是一個關鍵的特徵,這使得生物學家們相信這五個屬的青蛙代表一個單系群而應給定一個正式的名稱,也就是負子蟾科(Pipidae)。    不像傳統階層式的分類方法,系統發生的分類確實能將演化的關係詮釋出來。運用這些現代的分類方法令人意外地發現脊椎動物每個綱的關係其實大不相同。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色彩的運用
中文名:移動方式
中文名:生殖模式
中文名:分布模式
中文名:化石紀錄
中文名:疾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