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羅秀光打棉被

客語拼音:海陸:lo siuˇgong`da’mien pi`zhon`ga`

名稱:羅秀光打棉被客語拼音:海陸:lo siuˇgong`da’mien pi`zhon`ga`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0409-1112-000091
著作者:
普查人員:劉瑞琴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傳統工藝美術;其他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打棉被是台灣早期常見的行業之一,最初是以類似弦樂器的大弓及棒槌,以純手工的方式,用棒槌敲擊弓弦,利用弓弦的彈力整理棉絮,讓棉絮蓬鬆柔軟,60年代後逐漸改以機器彈製。 打棉被是件很辛苦的工作,彈製一床好的棉被過程十分講究,尤其彈棉花需在密閉無風的空間進行。冬天還好,但在夏天就慘了,全身濕透,只能用汗如雨下來形容,每次工作完畢,全身沾滿了棉絮,宛如「棉花人」一樣,一身都是白的。
技法流派:手工棉被的製作過程,簡述如下: 1、樹棉開花結果:○1晒乾、○2去核子、○3揍棉(做枕頭、坐墊)。 2、依棉被之大小、單人或雙人等,量重量尺寸。 3、初級彈:○1彈鬆、○2吊堆、○3翻堆。 4、中級紬彈(咬被):○1大紬、○2中紬、○3小紬、○4拉弓、○5倒弓。 5、高級彈:○1斬弓(高壓低)、○2飛弓(最上層)、○3蓋面(小蓋面、大蓋面)。彈的部分完成。用「竹笪」把棉花稍微壓平,好拉線。 6、棉線(織線):○1拉線(用竹子勾,來回兩條)、○2牽線(手出線用刀割,四條)。 7、掄被:牽紗定位。 8、翻面:小面。 9、彈小面:初級、中級、高級彈。10、拆邊:依大、中、小尺寸製作。11、拉牽線。12、掄被。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貢獻者:
保存者名稱:羅秀光
日期:
建檔日期:2010-11-1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所在地:新竹縣 北埔鄉 埔尾村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