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下城庄本圳

客語拼音:大埔:ha+shangˇzong+ bun^zhun` (ha+shangˇliˇtai`zhun`)

別名:下城庄大圳

名稱:下城庄本圳客語拼音:大埔:ha+shangˇzong+ bun^zhun` (ha+shangˇliˇtai`zhun`)別名:下城庄大圳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0602-1101-000310
著作者:
普查人員:林鑫咸、顧志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關鍵字:本圳
描述:
簡要描述:下城庄本圳位在下城里的中部,為東勢本圳的流段之ㄧ,是下城農民賴以維生的重要水脈,下城庄開墾初期因灌溉農田需水源,開鑿了下城庄本圳,銜接引自大甲溪水之大茅埔水圳。
特徵:下城庄本圳是一條很美的水圳,寬約2.3米,下城庄本圳西側盡是高接梨等水果園,東側為傳統宅第聚落,沿途流經下城庄的南將寮、南片伯公祠、大板橋、下城水塔、單拱橋、西片伯公祠、西將寮、水圳洗衫坊、金門糯米橋、月恆門…等歷史文化據點。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5-2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相傳下城庄「西片伯公祠」與「西將寮」的建造緣由,即因清代年間初建下城庄本圳時不順利,為使下城庄本圳的開鑿工作順利進行,下城庄民請來了地理師至現地堪輿後,同時建造了下城庄「西片伯公祠」與「西將寮」。下城庄本圳在還沒改建為水泥護岸前,昔日下城庄內的小學生放學時,會在本圳上游隨著水圳流水漂游至下城庄水圳洗衫坊前,由水圳洗衫坊爬起後,再通過月恆門走回家。
範圍:
位置與範圍:臺中市 東勢區 下城里下城庄南片伯公祠至月恆門
所在地:臺中市 東勢區 下城里
經度:X:120.83520
緯度:Y:24.22026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