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沙氏冠海膽

中文別名:沙氏冠海膽

學名:Diadema savignyi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226a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Echinodermata
中文門名:棘皮動物門
拉丁綱名:Echinoidea
中文綱名:海膽綱
拉丁亞綱名:Euechinoidea
拉丁目名:Diadematoida
中文目名:冠海膽目
拉丁亞目名:Diadematacea
中文亞目名:冠海膽亞目
拉丁科名:Diadematidae
中文科名:冠海膽科
拉丁屬名:Diadema
拉丁種小名:savignyi
描述:
種命名者:Michelin
簡介:"沙氏冠海膽Diadema savignyi屬於冠海膽科Diadematidae,又名藍環冠海膽,其活體在反口面中央的圍肛部及篩板外圍,各有一圈亮藍色的螢光色環圍繞,並由此沿間步帶中央的裸露區輻射出5對亮藍色的螢光線條,極易與其他種冠海膽區別。但是,一但僅剩下無皮的體殼,則就很難區別出同屬的沙氏冠海膽與刺冠海膽了。本種的大棘細長且中空,步帶與間步帶的棘粗細與外型大致相同,呈細長尖銳的長針狀;棘刺表面由一圈圈箭頭狀的小棘所包覆。棘刺與表皮一般呈黑色,但年輕個體間步帶區的大棘與表皮會呈白色或有黑白相間的環紋。冠海膽科所特有的肛乳突,在本種為黑色,肛門開口處有時有銀白色的色環。本種為中、大型海膽,體殼直徑一般約6公分左右,但特別大的個體直徑可達10公分。去皮後的体殼呈白色,體殼低矮,上、下扁平,相當薄而脆弱,極易破損。 沙氏冠海膽的棘刺細長而中空,雖然無毒,但銳利而脆,極易刺傷泳客或潛水人員;棘刺的尖端若穿入皮膚中則極難清理,而且往往夾帶細菌或其他有機異物,造成傷者感染發炎。本種經常與刺冠海膽成群混居,在野外可依靠亮藍的圍肛部色環及連續的輻射藍線與刺冠海膽區分,此外,本種肛乳突的開口不具有橙紅色的亮環。動物從潮間帶附近的淺海到水深約70公尺的海域都可見其蹤跡。主要的分布,北起日本、南到澳洲,由東非往東至南太平洋諸島。為台灣及離島各地的珊瑚礁區海岸常見種。 "
食性:植食
成體體型概分(直徑或體長):中小型(1cm~5cm)
外部輪廓:球狀(Globularity)
對稱性:輻射對稱(Radial symmetrical)
口部位置:朝下(Under)
骨骼排列:殼狀(Test like)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棘皮動物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45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台灣南部及離島珊瑚礁區
世界地理分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分布深度:0~1m 潮間帶及潮池
棲所環境:礁石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環刺棘海膽
中文名:冠刺棘海膽
中文名:粒毛冠海膽
中文名:刺冠海膽
中文名:輻星肛海膽
中文名:輻星肛海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