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棕櫚科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1bd1ea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植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植物化石
拉丁界名:Plantae
中文界名:植物界
拉丁門名:Angiospermae
中文門名:被子植物門
拉丁綱名:Monocotyledones
中文綱名:單子葉植物綱
拉丁目名:Palmales
中文目名:棕櫚目
拉丁科名:Palmae
中文科名:棕櫚科
描述:
簡介:棕櫚  棕櫚目唯一的一科。
  植物體最普遍的為細瘦的喬木或粗大的灌木,有著不分枝的幹(幹平滑,有環痕或具刺或被覆宿存的葉基)及頂生大型葉的樹冠,有時幹極短或位於地下或為細長的攀緣狀,極少莖有分枝的;莖常有少量次生增厚(尤其近基部處),但不形成任何新的微管組織;維管束是閉合的,很多,星散在基本組織中,通常含有許多很硬的矽質纖維,導管普遍存在於所有的營養器官中,位於根部的導管大多有著單穿孔,而在枝條上的導管則為單穿孔或梯狀穿孔;根具菌根,無根毛。葉長綠,互生,通常聚生於莖頂,或在攀緣的種類中散生,極少根生的,通常大型,羽狀或掌狀分裂或全緣或為1-2回複葉,裂片或小葉在芽時常向內或向外摺疊,中脈或邊緣常有刺;葉柄基部常擴大而成具纖維的鞘;氣孔4細胞型或6細胞型。花序通常腋生,生於上部或下部的葉腋,偶有頂生,普遍大型,複合或簡單,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有時為二歧聚傘花序,罕有頭狀花序,有時末級軸增厚而為肉穗花序狀,總花梗常有1枚先出葉及1至數枚的佛燄苞;花多數,通常細小,蟲媒,極少風媒,花通常為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基本上3基數,輻射對稱或有時稍不對稱,部分下位,有短梗或無梗;有時凹陷於穗軸上;常具苞片,但細小;花被同形,少有異形,2輪,稀1輪,革質或肉質,白色、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萼片三枚,分離或有時下部合生,大多覆瓦狀排列;花瓣三枚,分離或下部合生,常常在雄花中鑷合狀排列,在雌花中覆瓦狀排列;雄蕊通常6枚,排成2輪,每輪3枚;花絲分離或合生,稀與花瓣貼生;花藥背著或基著,具4分孢子囊和2室,縱裂;花粉粒2核,大多單溝;退化雄蕊常存在,分離或合生成杯狀或管狀;心皮3(-10)枚,分離或於基部合生,花柱與柱頭通常1-3枚,有時無花柱,有時絲狀,具4-10枚很長的柱頭;子房上位,1-3室,少有4-7室;胚珠在每室或每心皮一顆,倒生,少數橫生、彎生或直生,具二層珠被及稍厚的珠心;胚乳發育核型。果為漿果、核果或堅果,有1-2室,外裹皮常纖維質,有時覆蓋有覆瓦狀排列的鱗片;種子與內果皮分離或黏合,胚乳均勻或嚼爛狀;典型的胚具細小的胚根及位於單枚大型子葉一邊小裂縫裡的胚芽。   現生約210屬28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植物化石學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古羊齒類
中文名:椴樹科
中文名:銀杏目
中文名:鐮蕨目
中文名:水龍骨科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