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節目名稱:爵對交響

外文節目名稱:When NSO Meet s Jazz

主要作品名稱:爵對交響

次要作品名稱:Presenting the Maxima

中文節目名稱:爵對交響外文節目名稱:When NSO Meet s Jazz主要作品名稱:爵對交響次要作品名稱:Presenting the Maxima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557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音樂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內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法蘭克‧波洛托《美國序曲》 由美國作曲家法蘭克‧波洛托所譜寫,由開始到結束都有著濃濃美國昧的序曲。兩把小號以信號曲風的樂句為主軸,流暢的帶出整首樂曲,接著在鮮明的節奏中不難嗅出美國西部遼闊的感受,曲子中段轉為柔和,並以法國號獨奏出著名的美國民謠 Swing Low, Sweet Chariot 旋律;樂曲後段再回到鮮明且強烈的節奏下結束。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精選 ( 傑克‧梅森編曲) 伯恩斯坦, 1918年8月25日出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勞倫斯, 1990年10月14日美國紐約逝世,為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與作曲家,除了與各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外,他曾於1958-1969年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一職。音樂劇《西城故事》為伯恩斯坦所創作之眾多作品中極為受歡迎的一首代表作,其中包含了 “Tonight”、“America”等經典名曲《西城故事》這部現代版的《羅密歐與茱莉葉》的前身,早在1949年就由編舞家傑若姆羅賓斯 ( Jerome Robbins ) 與伯恩斯坦提議創作,以紐約曼哈頓下城東側移民居住地為背景,描述來自不同宗教背景家庭男女的愛情悲劇故事,當時的劇名為 East Side Story《東城故事》;1954年音樂劇背景內容修改為描述日益嚴重的中南美移民問題,地點多發生在曼哈頓中城西側,故更名為現在眾所周知的《西城故事》。 葛倫‧米勒經典組曲 ( 樊德生編曲 ) 葛倫‧米勒, 1904年生,同時具有爵土大樂團領班、爵士長號演奏家及爵士作曲家的傳奇人物,留下許多爵士經典作品集錄音;由於他對爵士音樂的執著與努力,從一個默默無名的窮爵士長號手,到他的樂團成為當時最歡迎的爵士樂團之一,並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他義無反顧的投入美國空軍的行列,為美國空軍籌組爵士樂隊四處勞軍巡迴演出,而最後於一次演出的飛行途中於英倫海峽上空失蹤,結束了米勒傳奇的一生。 皮亞佐拉《探戈芭蕾》 ( 荷西‧布拉哥多斯/樊德生編曲 ) 艾斯特‧皮耶佐拉 1921年3月11日出生於阿根廷銀海市 ( Mar del Plata ) ,有探戈 ( Tango ) 教父的美譽,學習過程中充滿豐富音樂經驗的他,成功的將古典樂的嚴謹與爵士樂的自由放入探戈音樂中,增加了結構與和聲的複雜性,同時也使節奏更為刺激,著實為探戈注入了新生命,故被世人稱作為新探戈 ( Tango Nuevo ) 皮耶佐拉是位量產的作曲家,他一生中創作了超過一千部樂曲,而作品深受演奏家們的喜愛,至今仍常被不同形式的樂團演奏甚至改編與錄音,對後世音樂家或作曲家的影響非常之大。Tango Ballet 原始作品中包含了 Titulos、 La calle、 Encuentro-Olvido、 Cabaret、Soledad、La call 等六個樂章。 安東尼‧卡洛斯‧裘賓《來自伊帕內瑪的女孩》 ( 紐頓‧威蘭德編曲 ) 來自伊帕內瑪的女孩是一首以巴薩諾瓦曲風 ( Bossa Nova ) 為節奏形態的歌曲,也早已被當令爵士樂手視為爵士標準曲 ( Jazz Standard ) 的曲目之一;作曲家 Antonio Carlos Jobim 是位巴西籍的音樂家,他運用了森巴 ( Samba ) 與爵士樂做結合,成功的風靡了美國及全世界的爵士音樂演奏家與樂迷,造成了一股爵士樂新浪朝,為當時以快被搖滾樂所取帶的爵士音樂注下了一劑強心針。有一次他在巴西的首都里約熱內盧,一處叫做 Ipanema 的海灘上偶然看到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曲子,而原曲中包含了歌詞演唱的部分。 大衛‧克萊頓‧湯瑪斯《紡車》 ( 紐頓‧威蘭德編曲 ) 《紡車》是一首改編來自於美國著名的搖滾爵士樂團「血汗淚 - Blood Sweat & Tears 」的一首代表作品,曲風節奏感非常強烈。「血汗淚 - Blood Sweat & Tea 」叫成立於1967年的紐約市,樂曲中包含了搖滾、藍調、流行、放克、管樂演奏及即興奏等元素,曲風多屬於節奏形態較為強烈的爵士流行樂 Jazz-Rock ,以流行樂為主要的架構,加入了許多的爵士樂演奏元素所結合而成的曲風,樂團成員編製除了包含了流行樂團常見的歌手、貝斯手、吉他手與鍵盤手外,也包括小號、長號及薩克斯風等管樂組。 馬奎斯:第二號舞曲 自知名墨西哥作曲家馬奎斯所譜寫,也是當令最常被交響樂團演奏的拉丁曲目之一,樂曲充滿了律動感,開始由單簧管的獨奏搭配上打擊樂的襯托,輕柔的帶出了濃濃的拉丁美洲風味,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的節奏將樂曲帶上主題,整曲穿插了各聲部的獨奏,節奏快慢與輕重音交錯使得曲子聽起來就像是一場繽紛的嘉年舞舞會。Da nzon 是來自於古巴的一種傳統舞蹈,作曲家在一次旅行中偶然接觸到這種舞蹈後,開始學習此節奏、旋律與曲式後便寫出這首受歡迎的管絃樂作品。
演出日期:98/12/03
總場數:1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