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節目名稱:NSO發現未來大師系列:愛情茱羅記

外文節目名稱:The Forever Romeo

主要作品名稱:發現未來大師系列:愛情茱羅記

次要作品名稱:Young Maestro Series:The Forever Romeo

中文節目名稱:NSO發現未來大師系列:愛情茱羅記外文節目名稱:The Forever Romeo主要作品名稱:發現未來大師系列:愛情茱羅記次要作品名稱:Young Maestro Series:The Forever Romeo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418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音樂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外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葛令卡:《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 俄國民族音樂的提倡者葛令卡 (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1804-1857 ) 的第二部國民歌劇《盧斯蘭與魯蜜拉》題材取自俄國民間傳說,劇本引用大文豪普希金的敘事詩。敘述基輔大公答應三位求婚者,誰能將他的女兒魯蜜拉從惡魔齊諾莫的手中拯救出來,便將女兒嫁給他。於是騎士盧斯蘭便憑著他的勇氣與毅力,救出公主,並與公主結成達理。 序曲明朗流暢,極富俄國地方色彩,小小的序奏由快活的急板開始,按著優雅可愛的第一主題出現。不久,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管共同奏出第二主題,這便是盧斯蘭在第二幕中所唱的詠嘆調主題。經過各種展開及依循奏鳴曲式的再現部之後,進入壯麗急速的終結部。這部份便是歌曲目 l 第五幕的終曲,以罕見的六全音階寫成,描寫惡魔齊諾莫陰森恐怖懾人的曲調,樂曲逐次加重音量,最後達到華麗的總結。 拉赫瑪尼諾夫:帕噶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瑪尼諾夫 ( 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 ) 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取材於一百多年前帕噶尼尼的 《24首小提琴隨想曲》利用其中第 24首隨想曲的音樂主題,寫成單樂葷的鋼琴與管絃樂團演奏曲,技巧複雜精深、氣勢輝煌。此曲給人的印象是絕對的自信,極端的白熱化,以毫不思索的樂恩寫成的。拉赫瑪尼諾夫縮滅了 1934年春天的巡迴演出行程,以便能全心投入狂想曲的寫作。同年 7月 3日,在他琉森湖畔的別墅中開始著手, 8月完成。 10月4日他帶著準備好的譜回到紐的, 8天內完成了分譜的謄印,並在費城音樂院自史托科夫斯基 ( LeopoldStokowski ) 指揮,拉氏主奏,作第一次的試奏,接下來便是 11月7日於紐約的首演。聽眾在華爾特 ( BrunoWalter ) 指揮下,聆聽這首狂想曲。隨後又在曼徹斯特由尼可萊?毛可指揮: 1935年 3月 21日由畢勤 ( Sir1homas Beecham ) 指揮倫敦愛樂管絃樂團在倫敦皇家愛樂社的皇后廳演出,很少有協奏曲如此快速的受到重視與歡迎。 此曲是由一個主題加上 24段變奏所構成。舒曼、布拉姆斯和李斯特都會引用此主題旋律作曲。而本曲特出的地方在於不只是序曲,連第一變奏都在主題以前出現。主題的部份由小提琴淡淡的出現,而後逐漸由鋼琴慢慢的擴展開。其後的變奏中拉赫瑪尼諾夫更巧妙的應用了帕噶尼尼的旋律貫穿。他以慣常的倒影、主題擴增、遞減等設計手法,以不同的尺度呈現,而大量鋼琴與樂團交織出現的主題,就像他那噩運的第一號交響曲和交響詩《死之島》一樣。感人的《末日經} ( Diesirae ) ( 聖歌在此也是被刻意的呈現 ) 首先是以和聲式的裝束出現在第七變奏中;然後在變奏十上,由鋼琴以固執的八度音彈奏,很少聽眾會不熟悉那光燦的變奏十八一一個以末日經的倒影為主題,令人縈迴的夜曲。同樣具魔力的是即興式的 ( 效果上而言是輕柔伴奏著的鋼琴裝飾奏 ) 緩奏十一和神秘的十六一以獨奏小提琴和鋼琴裝飾的精鎮展現。樂曲在觸技曲式的最後變奏中出現高潮,銅管沈重有力的奏出末日經的主題,隨後以燦爛的尾聲和小聲的終止式結束全曲。 浦羅柯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 作品是受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劇院 ( Kirov State Academic 1heatre of Opera and Ballet ),現稱為馬林斯基劇院 Mariinsky Theatre ,從 1920年至 1935年舊稱國家歌劇暨芭蕾舞藝術院, 1935-1992年稱基洛夫劇院 ) 委託,為浦羅柯菲夫的代表作之一,但因為舞蹈問題,首演延宕數年之久。 一般認為浦羅柯菲夫 (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1891~1953 ) 是個不負責任或缺乏思慮的人,他經常倉促下決定,例如他曾否決了早期的創作,但卻又將它們交付出版。許多聽眾都不喜歡其音樂中的不和諧音,然而許多樂評卻視為極具潛力。 在旅居國外15年後,浦羅柯菲夫在 1933年回到蘇聯。回到祖國後他曾表示: 「現代有很多蘇聯作曲家都煩惱不知該寫些什麼作品.首先我認為蘇聯音樂必須很宏大,也就是說不管它的技巧或內涵,都必需與我們這個大時代相符。這樣,就可以把我們的真面貌向世界展示。」他便以這樣的心態來構想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浦羅柯菲夫所寫的第五部舞劇音樂,也是其音樂風格轉變之際初期的作品。此時他的作品開始強調人類感情的真實呈現,具有浪漫的寫實主義風格,而非以往尖銳的諷刺個性。作品很顯然的是取材自莎士比亞的同名愛情大悲劇,但是許多細節為了遷就芭蕾舞劇表演的方式而作了些許的修改,然而大體上還是依循原作的劇情。 1936年由劇中音樂所編成的第一組曲先行於莫斯科的波修瓦劇院 ( Bolshoi Theatre ) 演出,第二組曲則在 1937年於列寧格勒上演,到了1940年1月 11日才在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劇院完整演出全劇。 今晚演出片段,由指揮依據浦羅柯菲夫原舞劇之故事情節,將三個組曲中之片段重新組合演出。
演出日期:97/10/19
總場數:1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