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臺灣原味建築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ISBN:9578491689
NclBRN:101102470
NclACN:001725977
NclCN:922.932 8472
著作者:
創作者:趙芳如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客家
描述:
內容摘要:原作者序∕藤島亥治郎、台灣建築應有的世界地位 頁2-5編審序∕李易蓉、人定勝天,抑或人定順天? 頁6-9第一輯、台灣的建築 頁16-521∕台灣建築的價值、台灣建築涵蓋了南洋、中國、西洋三種系統,它是一項建築資料,具有學術上的價值,更反映了台灣人民真實的生活 頁22-292∕影響台灣建築的因素、島嶼地形、氣溫、雨量、地震、颱風、建築材料,以及複雜的住民背景,在在都是影響台灣建築的重要因素 頁30-52第二輯、南洋系建築 頁53-1701∕總論、台灣建築只有原住民建築具備南洋系的特性,原住民各部落都會就地取材,不過由於族群不同,建築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頁58-692∕雅美族的建築、雅美族的房屋,富有最濃厚的南洋性格,涼台、雙重牆壁,以及很深的地基這些都是在台灣本島上少見的特色 頁70-773∕阿美族的建築、阿美族由於開化得較早,和漢人一樣,建造土埆厝或紅磚厝,也受到日本人影響,蓋日本式的房子 頁78-89 4∕排灣族的建築、排灣族建築北部型房屋大量使用石板,西部型最大的特色是龜甲形屋頂和球蓋式天花板,南部型大量使用土埆類建材,中部型的地基是凹陷式,東部型為平地式這是各地風土和建築用料的不同而產生的變化 頁90-1175∕布農族的建築、布農族的住宅擁有幾乎一致的平面格局,所有的建築方法,都和排灣族有些類似,一般住屋都不會設窗戶,並有特別的涼台 頁118-1256∕鄒族的建築、鄒族建築有圓角長方形的平面格局,和半截式橢圓形的屋頂,每個部落還有大集會所,供族人開會或儲藏出草時帶回來的首級 頁126-1337∕泰雅族與賽夏族的建築、泰雅族中部型建築採凹陷式地基,北部型的牆壁和屋頂全都是竹造,西部型擁有側入式入口和半圓筒形屋頂,望樓與人頭棚架是泰雅族部落中的特殊施,賽夏族受漢人影響很深,也採正入式平面格局 頁134-1578∕結論、原住民各族間有著截然不同的建築特色,有以泰雅族為中心的北方諸族建築,也有以排灣族為中心的南方諸族建築,雅美族建築則最富南方色彩,但各族間的相互關聯,才是最值得注意的關鍵 頁158-170第三輯、中國系建築 頁171-294 1∕總論、台灣土地的開拓,伴隨著中國系建築的分布,台灣的中國系建築分成福建與廣東兩大系統,福建系以壓倒性的多數,在台灣的平原上擴散,就數量來說,住宅佔最多,其次是廟宇建築,建築結構,則因用途、規模、風土等而有不同 頁176-1992∕都市與聚落、移民先在西部海岸的河口、海灣形成聚落,後有沿岸港灣都市的誕生,再來則是沿河都市的發達,最後山腳下的小市鎮也形成 頁200-2053∕住宅與庭園、台灣住宅基本上都遵循中國福建與廣東的形式,板橋林本源邸園和霧峰林家邸園是台灣邸園雙絕,一般鄉下農家和都會商家的建築構造則較簡單 頁206-2274∕城池、清廷最初只在台灣的四個縣興建縣城,後來其他都市也陸續興建城池,不過在二十世紀末,各地的城堡保留得都不多了 頁228-2515∕會館、中國人到了外地,同鄉的人常會設立會館,以達到睦親的效果,或成為一種精神寄託,台南兩廣會館是中國系建築最生動的佳作 頁252-2536∕儒教建築、在台灣除官設的文廟、書院與文昌祠,儒教建築很容易就和道教的祀廟或佛寺混淆,而失去儒教建築原有的純粹性 頁254-263 7∕道教的祀廟與佛教建築、台灣的廟宇,不管奉祀那尊神,建築的佈局與樣式並沒有太大差別,在結構上裝飾得極盡繁縟之能事,令人看來眼花撩亂,不知不覺跪下叩拜,將中國系建築的特性發揮至極盡 頁264-2878∕牌樓、石碑及其他、台灣的牌樓如果按建造的目的來區分,有豎立在建築物外面當外門的牌樓,也有紀念碑,這些東西都是相當寶貴的史料 頁288-294第四輯、西洋系建築 頁295-3301∕總論、最先發現台灣的歐洲人是葡萄牙人,後有荷蘭人構與西班牙人,他們都曾在台灣留下特殊的建築。此後,西洋系建築曾經中斷,直到外籍傳教士來台佈教才又發展起來 頁300-3012∕城堡、荷蘭人先有澎湖島,後又據有安平與台南,西班牙人則據有基隆與淡水,兩者都建立城堡以鞏固基地,預防敵襲,比較特別的是淡水的聖多明哥城,所用的紅磚,尺寸比台灣的一般磚塊稍微大些 頁302-3153∕教會建築、台灣的基督教是從荷蘭人來台後第二年,由傳教士干治士來台傳教開始,佈教的目的,除了教士著民族認識羅馬字,用羅馬字拼寫他們的母語外,更希望能以文化政策來影響他們 頁316-330第五輯、回顧與展望 頁331-343 1∕台灣建築的新紀元、未來的建築家們,不要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也不要盲目地求新,應以建蓋能適應台灣風土卻不失傳統,且能兼顧到新時代機能的建築為職志,這是我最深切的期盼 頁336-343參考書目 頁344-346
出版者:
出版單位:原民文化
日期:
出版日期:2000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