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吳能達焗腦

客語拼音:大埔:ngˇnenˇtad` giug^ no^ (ngˇnenˇtad`zhong+no^)

別名:吳能達樟腦

名稱:吳能達焗腦客語拼音:大埔:ngˇnenˇtad` giug^ no^ (ngˇnenˇtad`zhong+no^)別名:吳能達樟腦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0602-2009-000913
著作者:
普查人員:顧志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生活技藝;農林漁牧技藝
關鍵字:吳能達、焗腦、臺灣三寶、燻油、手工香皂、腦長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焗腦」就是煉製樟腦油,明末鄭氏領臺,漳州小灶法製腦術隨同傳入,清朝末年「樟腦、蔗糖、茶葉」並稱為「臺灣三寶」,東勢鎮早期除為木材集散地外,製樟腦業並曾興盛一時。吳能達焗腦師傅的樟腦製油技藝係祖傳,目前仍從事傳統樟腦油、燻油的煉製,吳能達焗腦師傅之家族經營樟腦製油生意,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技法流派:吳能達焗腦師傅指出:燻油製作是早期臺灣婦女流傳的一項傳統技藝,也是以前女兒嫁妝必備之用,燻油以往使用於護膚、護髮、治療瘀傷及嬰兒腹賬等之用。燻油製作的過程,先以粗康覆蓋土產花生油及香樟樹隔,經過三天兩夜的文火悶燒,將香樟樹隔中的精華燻入花生油中,再經過數次冷卻、沉澱及過濾,即可製作而成。燻油製作的過程,全部以人工製作,所以彌足珍貴。焗腦製程可分為採伐<搬運<熬腦<出炊等四大步驟,焗腦作業時需先用「鋒子」將樟樹剷削出一條條的樹匕,樟樹匕數量到達一炊桶時,開始生火煮水、進料,經由入瓦蒸餾、冷卻收取、精製提煉等程序,煉製出樟腦油。
貢獻者:
保存者名稱:吳能達
日期:
建檔日期:2009-09-10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範圍:
經度:120.83909
緯度:24.25583
所在地:台中縣東勢鎮
管理權: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