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火山活動期

綠島火山活動期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LF-EK11
資料類型:
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綠島;安山岩;玄武岩;集塊岩;旭溫泉
描述:
根據野外觀察,綠島最初噴發者為含黑色或灰黑色輝石安山岩或橄欖石輝石安山岩之油子湖集塊岩,層理顯著。其次為含輝石角閃安山岩或橄欖石輝石角閃安山岩之龜灣集塊岩,層理不甚明顯。二者乃構成了綠島之骨幹。嗣後可能為一中央噴發,噴發中心在阿眉山以東至海參屏間。此時期乃形成了角閃安山岩及黑雲母角閃安山岩之牛子山集塊岩。同時火山口亦有熔岩流出,而形成海參屏上方至觀音洞公路一帶之角閃安山岩或黑雲母角閃安山岩。此外海參屏、溫泉村及柚子湖之岩脈或火山岩頸,其亦為黑雲母角閃安山岩,流紋組織甚發達,皆為這一時期的產物。景觀上以具有水平柱狀節理之海參屏火山岩頸最突出,其與集塊岩所成的睡美人搭配而成的火山口與火山頸地貌,成為綠島一個具有景觀與科學教育意義的觀光景點。 熔岩流噴出以後,綠島的火山活動已進入尾聲,僅於局部區域有玄武岩脈之侵入,但規模都很小。玄武岩受風化侵蝕後成為圓球狀外觀與棕褐色糞土碎屑物,極易辨識。 目前綠島火山活動已停止,僅於綠島東南角海邊尚有後火山活動之徵兆的溫泉,因面向東方太平洋,旭日東升而稱旭溫泉或朝日溫泉(圖8)。此一海水溫泉,也是少見的潮間帶地熱溫泉,已開發成一旅遊休閒區。 早期海底的火山活動所造成的熔岩碎塊、集塊岩逐漸於二、三千公尺深的海床中堆疊。由於碰撞擠壓、地殼的隆起抬升,到了晚期原先沒於海水面下的火山體已逐漸浮出水面。晚期火山活動噴出之熔岩穿越過集塊岩岩體,經風化與侵蝕後而於地表形成殘留火山口與火山頸等地質構造。
範圍:
台灣東部
管理權:
自然科學博物館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太麻里溪河口周遭地貌。
太麻里溪河口周遭地貌。
東海岸都威溪枕狀碎屑熔岩
東海岸都威溪枕狀碎屑熔岩
臺灣東部島弧火山岩
臺灣東部島弧火山岩
東海岸石梯坪中酸性凝灰岩
東海岸石梯坪中酸性凝灰岩
遠端之瀑布位於知本溫泉森林遊樂區旁。
遠端之瀑布位於知本溫泉森林遊樂區旁。
正前方一匹白練而下之瀑布喚為知本瀑布...
正前方一匹白練而下之瀑布喚為知本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