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煙花舞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8332
著作者:
邵族文化發展協會
主題與關鍵字:
原住民族|邵族|南投縣|歌謠|魚池鄉|煙花舞
台灣原住民族歌謠
描述:
鄒族傳統歌謠依其功能和性質上來劃分,可以分為祭儀性歌謠與非祭儀性歌謠兩大部份:鄒族主要祭典有瑪亞士比祭典(Mayasvi)、收成祭(Homeyaya)及南鄒的貝神祭(Miatungusu),其中都包含有特別的歌曲,非祭典期間不得演唱;非祭儀性歌謠則是鄒人祖先代代相傳下來,屬於鄒人日常生活中,個人或集體傳唱的非儀式性的歌謠。 喜愛音樂的鄒人也喜歡擷取外來歌謠的曲調,如東洋調式的歌謠、西洋名曲、漢族民歌等,配上日常所使用的鄒語,而成為改編歌謠;或有一部份鄒族年輕族人,使用吉他或鍵盤樂器,來自己創作屬於鄒族青年的歌謠,其音樂風格,有完全創新的曲與詞,也有從傳統的歌謠曲調當中,擷取部份動機加以發展與變化的創作歌謠。除此之外,在鄒族社區中擁有廣大信徒的基督教及天主教會,也有將西洋、國語聖歌,或是利用傳統鄒人歌謠之曲調,重新改編成以鄒語歌詞來演唱的聖詩及彌撒曲。 邵族的音樂舞蹈,源自對大自然的敬重,以及對祖靈的虔敬,所發展獨特的特色,邵族傳統音樂舞蹈團同樣基於對未來族群重建的信心而成立。邵族的歌舞原是精神生活的呈現,更與祖靈信仰、祭祀、生命禮俗、物質生產、部落事務息息相關。然自日月潭的觀光旅遊興起後,族人為了經濟目的,迎合遊客之所好,邵族的歌舞成了觀光的節目之一。直到今日,邵族的歌舞不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資產,更是邵族急於軫視與發揚的「文化復育」重點所在。
日期:
三月-08
管理權:
本數位作品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

授權聯絡窗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地址:904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 : (08)7991219#235
傳真 : (08)799355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