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鮑氏蛇鰻

學名:Ophichthus bonaparti

台灣俗名: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硬骨䲂( 澎湖 )

大陸名:鮑氏蛇鰻

中文種名:鮑氏蛇鰻學名:Ophichthus bonaparti台灣俗名: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硬骨䲂( 澎湖 )大陸名:鮑氏蛇鰻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48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kaup,1856)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蛇鰻科
描述:
型態特徵:全長為頭長的12-13倍;全長為體高的33-38倍。體中等延長,軀幹部略呈橢圓形,尾部較側扁。吻尖。下頜較上頜為短;口裂伸達眼後緣稍後垂直下方。眼中等大。上頜無鬚或皮突。齒小而尖細,上下頜及鋤骨齒皆為1列。背鰭起點在胸鰭末端上方。背鰭和臀鰭較高,清楚可見。尾端尖禿。胸鰭不延長,後緣較圓。新鮮魚體呈金黃色至乳白色,頭部及吻部散布大小不一的橘黃色大理石紋及斑點,體側另具約有18-27條黑色鞍帶。背、臀鰭緣具不規則的斑點。肛前側線孔約90個。脊椎骨數157-163。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潟湖或靠近珊瑚礁區的沙泥地,深度ㄧ般在1-10公尺深處,最深被發現於20公尺處。平時將身體隱於沙泥中僅露出頭部。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東非、南非和Mascarenes西部,東到印尼、馬紹爾群島和社會群島,北部到澎湖群島(臺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
漁業利用:罕見物種,無任何漁業利用,僅具有研究價值。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1 13:15:05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Fishbase(2012);Chen, C.-H. (2004)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Penghu.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 175 pp;McCosker, J.E. and P.H.J. Castle (1986) Ophichthidae. p. 176-186. In M.M. Smith and P.C. Heemstra (eds.) Smiths' sea fis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巨斑花蛇鰻
中文名:巨斑花蛇鰻
中文種名:柴田氏蛇鰻
中文種名:柴田氏蛇鰻
中文種名:多斑蛇鰻
中文種名:多斑蛇鰻
中文種名:列齒鰻
中文種名:列齒鰻
中文名:竹節花蛇鰻
中文名:竹節花蛇鰻
中文種名:食蟹荳齒蛇鰻
中文種名:食蟹荳齒蛇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