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前鼻鴨嘴鰻

學名:Nettastoma solitarium

台灣俗名:絲仔鰻

大陸名:前鼻絲鰻(前鼻鴨嘴鰻)

中文種名:前鼻鴨嘴鰻學名:Nettastoma solitarium台灣俗名:絲仔鰻大陸名:前鼻絲鰻(前鼻鴨嘴鰻)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3475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Castle & Smith, 1981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鴨嘴鰻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肛門前為圓柱形,後則逐漸扁平,尾部末端如紙般,尾鰭延長,肛門位於魚體體中央之前。頭部延長。吻扁如鴨嘴型,吻端質地柔軟,具有一層皮瓣。口裂至眼睛後緣。PAV: 43 ~ 44; 肛門前側線孔數: 42 ~ 44。背鰭前長佔肛門前長35.4 ~ 36.3%; 頭長佔肛門前長35.4 ~ 35.8%%; 吻長佔頭長40.9 ~ 42.9%; 眼徑佔頭長的6.8 ~ 8.9% ; 上頜長佔頭長的 58.5 ~ 62.1%; 下頜長佔頭長的55.9 ~ 58%。錐狀細齒,內列通常較外列大顆。鋤骨齒中間列較大,整體分布自前鼻管後緣起至眼睛前緣結束。前鼻孔呈管狀,位在上頜吻端;後鼻孔裂痕狀,開口於眼睛前緣的正上方。魚體無鱗。側線完整,為一層薄膜,分布在魚體中央,有側線孔排列在膜上。背鰭、臀鰭與尾鰭相連,尾鰭延長。背鰭起點對應在鰓孔上方。不具胸鰭。福馬林中的魚體呈深棕色,上頜深色,下頜顏色較淡,魚體背側顏色深,腹側白色。背、臀鰭基部顏色深色,末端為白緣。尾部末段,各鰭條由白色逐漸轉為黑色。(陳鴻鳴 & 林上智)
棲所生態:深海魚種。以小型蝦類、魚類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九州-帛琉海脊、菲律賓、澳洲與西印度洋等。臺灣主要發現於東北部、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本種為罕見魚種,無經濟利用,一般充作下雜魚以及學術研究用。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2 14:20:39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Smith, D. G., Böhlke, J. E. and Castle, P. H. J. (1981) A revision of the nettastomatid eel genera Nettastoma and Nettenchelys (Pisces: Anguilliformes), with descriptions of six new species. 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94 (2), 533-560.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台灣蜥鰻
中文種名:台灣蜥鰻
中文種名:小頭鴨嘴鰻
中文種名:小頭鴨嘴鰻
中文種名:巫鰻
中文種名:巫鰻
中文種名:線尾蜥鰻
中文種名:線尾蜥鰻
中文種名:線尾蜥鰻
中文種名:線尾蜥鰻
中文種名:巫鰻
中文種名:巫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