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瓦氏尖吻背燈魚

學名:Notolychnus valdiviae

台灣俗名:尖吻背燈魚、燈籠魚、七星魚、光魚

大陸名:瓦氏尖吻背燈魚

中文種名:瓦氏尖吻背燈魚學名:Notolychnus valdiviae台灣俗名:尖吻背燈魚、燈籠魚、七星魚、光魚大陸名:瓦氏尖吻背燈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1224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Brauer, 1904)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燈籠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前端尖。眼中等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擴大;上下頜呈絨毛狀齒帶。鰓蓋後上緣圓角,不具鋸齒狀突起。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0-12,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或長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2-14;胸鰭軟條11-14,尾鰭叉形。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而圓形;鼻部腹位發光器(Vn)無;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在側線上方,近背部;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互為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PO3及PO4位置明顯昇高;腹部發光器(VO)4個,VO1明顯昇高;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腹鰭和側線之中間;臀鰭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排列呈斜線,SAO3在側線上方,近背部;體後側位發光器(Pol)2個,Pol2在脂鰭下方,側線上方,近背部;臀鰭前部發光器(AOa)3個,水平排列;臀鰭後部發光器(AOp)4個;尾鰭前位發光器(Prc)2個,垂直排列,各位於側線上下緣。尾部發光腺,雄魚與雌魚皆具SUGL而無INGL發光鱗。
棲所生態:大洋性中層巡游魚類,具日夜垂直分布習性,白天一般棲息深度可達350-700公尺左右,晚上則上游至水深25-350公尺附近處覓食,以小蝦等浮游性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熱帶及溫帶海域。臺灣則發現於西南部及東部周邊水域。
漁業利用: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7 10:51:16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A review of lanternfishes( Families: Myctophidae and Neoscopelidae)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around Taiwan and Tungsha Islands with notes on seventeen new records(Wang and Chen, 2001);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金焰燈籠魚
中文種名:金焰燈籠魚
中文種名:長鰭虹燈魚
中文種名:長鰭虹燈魚
中文名:圖氏珍燈魚
中文名:圖氏珍燈魚
中文名:近壯燈魚
中文名:近壯燈魚
中文名:日本葉燈魚
中文名:日本葉燈魚
中文名:閃光燈籠魚
中文名:閃光燈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