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佩氏莫鯔

學名:Moolgarda perusii

台灣俗名:帕氏凡鯔、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豆子( 澎湖 )、誌仔( 澎湖 )

大陸名:佩氏莫鯔

中文種名:佩氏莫鯔學名:Moolgarda perusii台灣俗名:帕氏凡鯔、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豆子( 澎湖 )、誌仔( 澎湖 )大陸名:佩氏莫鯔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1187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Valenciennes, 1836)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鯔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且具有長長的、纖毛的、有間隔的唇齒,上唇則有短且分散的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相當發達,覆蓋至眼前後之大部分;前眼眶骨寬廣,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缺刻但隨著成長而變為平直。口小,前位;上頜骨末端遠於口角後緣,尖刀狀,不特別寬大,末端微彎曲向下;舌骨、鋤骨和翼骨上長牙齒,骨則無。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膜性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0-11條;側線鱗31-34;胸鰭末端前之側線鱗11-14;第二背鰭起點垂直線前之側線鱗19-22;環繞尾柄上之側線鱗16;背前鱗僅延伸至後鼻孔。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40-51。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4-16鰭條,基部上端具黑點,腋鱗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尾鰭分叉;幽門垂數5-7條;具沙囊胃。新鮮標本的體背灰綠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各鰭略為暗色而有暗緣;胸鰭淡色,胸鰭基部無色,但在基部的上端有一黑藍色的斑點。常被誤鑑為長鰭凡鯔(Valamugil cunnesius)。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包括潟湖、礁盤及潮池等海域,亦常侵入港區。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由東非洲至馬里安納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等。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較罕見魚種。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8 11:20:01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大鱗鮻
中文種名:大鱗鮻
中文種名:鯔
中文種名:鯔
中文種名:綠背龜鮻
中文種名:綠背龜鮻
中文名:薛氏凡鯔
中文名:薛氏凡鯔
中文種名:鯔
中文種名:鯔
中文種名:鯔科
中文種名: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