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細蛇鯔

學名:Saurida gracilis

台灣俗名:狗母梭、小蜥魚、海狗母梭( 台東 )、狗母( 澎湖 )、番狗母( 澎湖 )、汕狗母( 澎湖 )

大陸名:細蛇鯔

中文種名:細蛇鯔學名:Saurida gracilis台灣俗名:狗母梭、小蜥魚、海狗母梭( 台東 )、狗母( 澎湖 )、番狗母( 澎湖 )、汕狗母( 澎湖 )大陸名:細蛇鯔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084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Quoy & Gaimard, 1824)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合齒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圓而瘦長,呈長圓柱形,尾柄兩側具稜脊。頭較短。吻尖,吻長明顯大於眼徑。眼中等大;脂性眼瞼發達。口裂大,上頜骨末端遠延伸至眼後方;頜骨具銳利之小齒;外側腭骨齒一致為2列,內側3或4列以上。體被圓鱗,頭後背部、鰓蓋和頰部皆被鱗;側線鱗數45-49;背鰭前鱗12-14。單一背鰭,具軟條10-11;有脂鰭;臀鰭與脂鰭相對;胸鰭長,末端延伸至腹鰭基底末端後上方,軟條數一般為13;尾鰭叉形。體背呈灰褐色,腹部為淡色,成魚體側有時會出現9-10個黃褐色之雲狀橫帶斑紋;沿背部亦具4大塊暗色斑。各鰭灰黃色,皆散有斜線排列之斑紋。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海域,或珊瑚礁區外緣的砂地上。屬肉食性,通常在砂地上停滯不動,身上的花紋是很好的偽裝,有時會將整個身體埋入砂中而只露出眼睛,等候獵物游經時,躍起吞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馬貴斯及杜夕群島,北至日本、臺灣,南至澳洲、羅得豪島及拉帕等。臺灣各地海域均產。
漁業利用: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底刺網、底拖網或手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細嫩,可惜肉質不多,適可沾粉油炸或切薑片燉煮,味道都不錯。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5 16:10:18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燈籠魚目(陳等,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3(FAO,1999);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紅花斑狗母魚
中文種名:紅花斑狗母魚
中文名:花斑蛇鯔
中文名:花斑蛇鯔
中文種名:小鰭鐮齒魚
中文種名:小鰭鐮齒魚
中文種名:長體蛇鯔
中文種名:長體蛇鯔
中文名:長體蛇鯔
中文名:長體蛇鯔
中文種名:雙斑狗母魚
中文種名:雙斑狗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