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艾氏蛇鰻

學名:Ophichthus evermanni

台灣俗名: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鰻( 台東 )

大陸名:艾氏蛇鰻

中文種名:艾氏蛇鰻學名:Ophichthus evermanni台灣俗名: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鰻( 台東 )大陸名:艾氏蛇鰻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080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Jordan & Richardson, 1909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蛇鰻科
描述:
型態特徵:全長為頭長的10.1-11.6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34.0-38.7倍;全長為軀幹長的2.5-2.6倍。從眼後方項部起到尾部,沿著體背側,披覆著寬窄不等下垂的鞍狀斑塊;頭部感覺孔明顯;前鼻孔為管狀,後有一肉質突起;背鰭起點約於胸鰭中端,背、臀鰭於近尾端處略高揚;平均脊椎骨組成:11-67-150,總脊椎骨數為149-150。本種係由 Jordan and Rechardson 兩位學者於1909年,在打狗港(今高雄港)附近的市集購得兩尾標本而命名之,亦是首次以台灣為模式地發表的新種蛇鰻。另外,本種體背側所覆的斑紋,與另外一種鬚唇短體蛇鰻 (Brachysomophis cirrocheilos) 極為相似,而經常被誤鑑;這兩種一般可藉由唇部是否有鬚以及頭部側面觀的外形,來加以區別之。
棲所生態:大多潛居於淺海域10-50米深之沙泥底。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西部,包括台灣東部、南部及澎湖等海域。
漁業利用:本種產量不多,多為底拖網或底延繩釣漁法所捕獲,漁業利用價值不高,多作下雜魚貨處理。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1 14:58:46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陳威立。 2006。台灣東部海域蛇鰻科魚類之初步分類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波路荳齒蛇鰻
中文名:波路荳齒蛇鰻
中文種名:大鰭蛇鰻
中文種名:大鰭蛇鰻
中文名:眼斑細齒蛇鰻
中文名:眼斑細齒蛇鰻
中文種名:食蟹荳齒蛇鰻
中文種名:食蟹荳齒蛇鰻
中文名:竹節花蛇鰻
中文名:竹節花蛇鰻
中文名:巨斑花蛇鰻
中文名:巨斑花蛇鰻